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

我们只有10%是人类:认识主宰你健康与快乐的90%微生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 作者简介

阿兰娜·科伦(Alanna Collen),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学士及硕士,伦敦大学学院演化生物学博士。阿兰娜是一位经常旅行的动物学家,也是研究蝙蝠回声定位的专家,后意外成为热带疾病的收集者。她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因细菌感染而大病一场,由此引发了她对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共生关系的研究兴趣,尤其是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此外,她写过一篇关于“辨识危机”的文章,介绍一种无法分辨人脸的疾病,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同时她也为《星期日泰晤士报》《卫报》《赫芬顿邮报》撰写专题文章。

……………………

◎ 译者简介

钟季霖,曾于出版社担任执行编辑,后旅居澳大利亚一年,目前兼职翻译。

……………………

◎ 审订者简介

张尚麟,分子与细胞生物博士,研究专长为演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

出版者: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英] 阿兰娜·科伦(Alanna Collen)
出品人:联合低音
页数:344
译者:钟季霖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8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61341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普 
  • 健康 
  • 微生物 
  • 冷知识 
  • 健康卫生 
  • 生物 
  • 长知识了 
  • 自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被译为19种语言,英、美、日亚马逊五星推荐

人类和微生物,谁才是身体的主人?

……………………

◎ 编辑推荐

★ 微生物决定你爱吃的东西,你的直觉来自微生物的感觉

微生物群系可以改变免疫系统的发展,影响免疫系统对抗疾病的能力

★ 与演化生物学家一起,认识另外90%的你

·摄入的卡路里,要以肠道实际吸收的热量为准,包括微生物吸收的那一份

·自然分娩能为新生儿提供经过母体精挑细选的基础微生物

·母乳中的微生物组合,会根据婴儿的发育需求变化

·阑尾并非毫无意义的退化器官,它是微生物的藏身处,为人体的免疫系统做培训

……………………

◎ 媒体推荐

不论是医学还是生物学的层面,作者都提出了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这本书让人欲罢不能,所有热爱科学的读者一定都会爱不释手。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邮报》

从迷人的角度认识那些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微生物“偷渡者”……推荐给所有读者,尤其是那些想更了解自己的人,以及希望为孩子做出最好选择的家长。

——《美国图书馆杂志》(星级评鉴)

用简单的方式讲述“提升健康,认识体内益生菌”的科学,告诉你最想知道但不敢问出口的事。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鉴)

……………………

◎ 内容简介

我们的身体不仅是由肌肉和骨头构成,还有细菌及真菌。这些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体重、免疫系统、精神健康,甚至对伴侣的选择;它们也是了解肥胖症、孤独症、精神疾病、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癌症等现代疾病的新方法。

作者以演化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微生物与人类自古以来的共生关系。微生物的基因也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只不过它们演化的速度更快,足以顺应人体的需求做出调整。然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却破坏了体内“微生物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抗生素虽然可以救命,但也会杀死对我们有益的微生物;现代人高脂、高糖、低纤维的饮食习惯,让体内的“肥胖”微生物和“纤瘦”微生物比例失衡,进而引发肠道疾病,增加身体组织发炎的机率;剖宫产和配方奶粉的盛行,剥夺了新生儿从母亲身上接收益菌的机会,甚至提高了感染坏菌的风险。

好消息是,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自身的“人类基因”,却可以培养、改善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看完这本书,你会开始爱护住在你体内的微生物——那另外90%的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人体100万亿微生物和440万微生物基因组的重要性,21世纪的文明病,肥胖,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肠胃病,痤疮,过敏等疾病都与微生物有关,明白了益生菌要与益生元(菊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大蒜,韭菜,芦笋,洋葱,香蕉富含益生元)搭配更加有用,肥胖症(...  

评分

都讲微生物与人的关系,例如所有疾病 (包括精神疾病)都可以从肠道菌群找到原因,饮食及生活方式对菌群影响等。想了解具体类型疾病和相应饮食建议可以看《吃土》;想在妹纸过/小哥哥面前抖机灵可以看 《肠子脑子厨子》;喜欢详细的实验推演?请抱走这本《10%》。喜欢ted的短平快...  

评分

评分

原文的Quote: At the heart of science is an essential balance between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attitudes—an openness to new ideas, no matter how bizarre or counterintuitive they may be, and the most ruthless skeptical scrutiny of all ideas, old and new. ...  

评分

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自己身体的想法就是: 身体由器官、组织形成,它们相互协作创造出一个能说会思考的我。当然,人的身体就像是机器一样,永久了会出故障,所以我们又会偶发疾病,除了靠自身的白细胞帮助吞噬之外,严重的还需要靠体外注射外援来加快身体痊愈。而这个时候的外...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后吃热量大的食物多吃点蔬菜水果,以后洗澡不要太勤了。太学术化了,专业词汇很多。对微生物介绍的不系统。只是从21世纪的现代病来分析原因的。有点像论文探索的感觉。这个书的颜值很高!

评分

跟肠子的小心思契合,但有更多的科学支持

评分

让我大开眼界的一本书。本应给四星,但是仅仅罗列大量实验而缺少宏伟的眼光,更喜欢刚看完的《小宇宙:细菌主演的地球生命史》和同时在读的《我包罗万象》。不用纠结于我们有多大部分是人类,不管有多少纯粹人类基因,我们还是我们。

评分

多吃素!

评分

2019年从北大图书馆借阅;微生物与神经系统疾病、皮肤体臭等之间的关系的确令人惊叹!最后开出的三个处方值得遵守。整本书超越我的想象,值得分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