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黄仁宇 历史 明史 明代的漕运 漕运 财政史 中国历史 京杭大运河
发表于2024-11-05
明代的漕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稿系黄仁宇先生的博士论文,约19万字。全稿共分前言、京杭大运河的背景和本文研究目的、京杭大运河的地形概况、明代管理大运河的行政机构、漕粮的运输、宫廷供应品的运输、征税与商业及劳役、结论、附件等部分,重点论述了明代对大运河的管理与大运河的功能,以及大运河对明帝国的影响。全书稿征引资料丰富,运用大量数据分析是其重要特点,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还在热衷于中国史进行宏观研究的时候。
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逝世于美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大历史不会萎缩》等。
黄仁宇的博士论文。作为非史学专业人士,像我这样利用工作间隙略读一遍,已经饶有趣味了。漕运的开启,有国家安全的需要,并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但地理因素更多地制约了漕运的管理,而漕运及大明王朝的惨淡落幕,却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导致的。明朝政府缺乏经济、金融常识,且缺乏这方面的求知欲,使得漕运消耗了巨量的人力物力,全国财税账目一团乱麻。再加上中国历史上集权统治者一贯的“关门政策”、从官至民畏惧海洋的心理,限制了更为灵活和经济的运输和贸易方式发展。所以说,不是漕运拖垮了明朝,而是整个被禁锢在保守观念、胆小政治、面子工程中的行政体制拖垮了中国的经济,最终造成王朝的覆灭。
评分有点艰深于我
评分有点艰深于我
评分黄仁宇的博士论文,通过漕运来分析明代国家的财政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层面切入明朝弊病可以说是非常透彻了,大开眼界,明中后期生产力发展和国家经济体系已经完全不匹配,明亡已注定。经济学下的历史研究方法论,博士论文已经略见史学大家风范,个人感觉这本书甚至比他最有名的万历十五年都要好。
评分整体比较粗糙,另 翻译一般。元有海运,所以轻运河,明废海运,独用内河漕运。这篇博论接续了全汉昇讲的唐宋帝国与运河的关系,运河用以联结分离的政治、经济重心,支撑了帝国政府的财政,但由于种种限制(沿线地形、沿袭的财政烂摊子、无方法成本意识、对稳定性、展示权威的考虑胜过其他、宦官漕军等的非法竞争),运河并没有如其应该的那样带动全国的发展,往往只是地方规模的交换,运河沿线的发展跟不上南方的整体发展速率。黄仁宇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简单地用漕运量来判断明政府的行政能力或效率,从而错误地认为1)后期漕运的失败是因为早期的政策被破坏,2)王朝统治的崩溃是漕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事实是明漕运制度初创就已是一种既刻板严厉又浪费的财政体系,随后的推行政策负担过重而且不公平;明末漕运量与政府运作能力几乎负相关
1. 明朝是个很有意思的朝代,不仅是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汉族封建王朝,还产生了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虽然明朝初期,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向建立一个一板一眼的呆板机械社会,到了明朝中后期,这种呆板机械还是松动了,产生了鲜活的经济社会新事物。 如果没有满族野蛮人横叉一杠子,以明...
评分《明代的漕运》黄仁宇 “导致错误管理的是被扭曲的思想观念,而不是技术缺陷”――黄仁宇 这本书是黄仁宇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 书最后的结论有一段话评论明朝: “他们管理国家的思想观念和现实之间的断裂,再不能以技术补救来解决了,根本原因在于他...
评分 评分可惜中国学者普遍缺乏。包括这本书的书评,竟敢说漕运之不废,乃"百万劳工衣食所系",这不可笑,这个观点引自网络穿越小说,这才可笑。 但凡稍微认真看过这书的人,都该记的,劳工是官方征用,并无报酬,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何必花时间看这种书,又何必写书评。
评分可惜中国学者普遍缺乏。包括这本书的书评,竟敢说漕运之不废,乃"百万劳工衣食所系",这不可笑,这个观点引自网络穿越小说,这才可笑。 但凡稍微认真看过这书的人,都该记的,劳工是官方征用,并无报酬,连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何必花时间看这种书,又何必写书评。
明代的漕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