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逝世于美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
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百日维新、民国肇建、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抗日……在这一连串长久远大的过程中,旧体制已经瓦解。过去的农业体制往往成为改革的障碍,所以要加以改造。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立”字:以“立”字下端的一长横,代表社会低层结构,“立”字上端的一点和一横,代表创建的国家与社会的高层结构,眼前的工作即加入当中的两点,此即执行商业往来时,在法律面前厘定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本书是作者历次精彩演讲、访问及评论的结集。对作者所有著作中的观点提出补充,并且对读者有疑虑的地方,也加以解说,为其所有著作的精华解释。
由于网上所得电子书质量良莠不齐,而我所获得的恰恰是属于“莠”的一本,只有全书的第四章内容,可以说是“读完只觉得贸贸然似乎毫无所得也”。 在此前我拜读过黄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以及关于先生的《黄河青山》。黄先生的文字似乎总是天马行空的,思路非常广,视...
评分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他所谓的大历史与“宏观经济学”相近,本身即是一种粗枝大叶的综合,又仍待微视的研究分析订正。《大历史不会萎缩》正是他在大时代下细微地看历史、分析修正历史,适合适宜的看历史,历史才不会萎缩。 作为本书的作者黄仁宇自身就投身革命,抗战时从军...
评分 评分读黄仁宇的书,不能不提到他所提出的“大历史观”,即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宏观眼光去看一段复杂的历史,不拘泥于朝代的分割,而着重看待一系列关键事件所影响下的历史变迁,分析其变迁的各种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尤对书中提出的两个看法感触最深。 一是中国在1920至1...
评分他的“大历史”观是超越了阶级意识形态之争(即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也超越了极权主义和自由主义之争。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国发党下级军官,与田汉之子为同学,与廖未沙曾共事,后入美国籍进修历史到博士)将中国近代史上积贫积弱的原因不仅仅停在此十九世纪,而是向前...
对于我这种没有系统历史观的人来说,这本书有点深~
评分关于萨尔浒一战的分析很见功力,一般历史学家无此军事观点
评分能更多理解《万历十五年》一些=v=
评分黄仁宇的厉害之处不仅仅在于提出“大历史”的观念,而是在此观念下对历史的观察细微且深刻。
评分碍于泥腿子的出身,作品逻辑性不是很严密,而且对于所熟悉的东西一再重复,对于不懂的东西,就含混带过。不及学院派出身的史学家写的东西正统。不过趣味性很强,也能带来一些新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