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本书是黄仁宇先生七十年代以来的多篇论述加上两篇新稿,重新编印发行的增订版。作者以其一贯提倡的大历史观点,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角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使得过去许多看似不合理的事迹,获得前因后果连贯的合理性。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独特的历史观察人所未察,独具慧眼,发人深省。
本书包括:从《三言》看晚明商人、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明代史和其他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等内容。
这本集子收录黄仁宇先生《从<三言>看晚明商人》、《明<太宗实录>中的年终统计》、《明代史和其它因素给我们的新认识》、《我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历史与西洋文化的汇合》、《中国近五百年历史为一元论》等文章。 就读者而言,这本书可算是枢纽之作,我之前所读,有...
评分 评分相对而言,这是一本一些中国财政史文章的集合,看起来没有一本书那样贯穿,我也是断断续续的看了近半年才看完。 不过,作者从各个角度来研究了中国的财政管理的变迁:从三言小说的角度,从国家的财政制度,对比西欧的资本主义与中国农业为主的五百年制度,应该综合再看一遍
评分黄仁宇治史着重于“技术”的角度,而不着眼于传统的道德的立场 平铺开来 相对客观、相对物质 置身事外地阐述他的大历史观 对历史上的人物事件不随意做是非对错的道德褒贬 他的著作的核心字眼除了上述的“技术”,还有“财政税收”、“能在数目字上管理”,这种主题贯穿他作品...
纵横融通
评分一般。
评分大历史观的延续,有重复之嫌
评分黄先生的一本随笔集,随便翻翻
评分很好,宽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