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电影 罗伯特-布列松 法国 电影理论 罗伯特·布列松 随笔 艺术 布列松
发表于2024-11-21
电影书写札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日前,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法国著名导演罗贝尔•布列松的《电影书写札记》。此书是布列松的工作日记,在此他写下他的发现,寥寥数语却形成一个人的一切:他的情趣,他的好恶,它引导布列松进入电影创作的天国。在其朴素的语言和持重的风格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真理的向往,对完美的执著,我们能理解他那永不止息的战斗,反对妥协和庸俗,对抗金钱的权势。这些文字见证了布列松的希望与失望、向往与抗拒。它们既深刻又真实,犹如鲁宾逊•克鲁索日历上的印迹。这些笔记,梦想和激情,向我们展示了肉体与精神的互补性,展示了形体的语言,声音的语言。
这些文字不仅仅是这位资深导演的日记,而且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它们是伤痕,是痛苦印记,是稀世珍宝。在我们这个夜晚(为点亮银幕之光而必须到来的创作之夜),这些文字宛如灿烂的群星,为我们照亮了通向完美的简朴而又崎岖的小路。
张新木,江苏高淳人。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1985年起从事符号学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冷记忆》1-5等30余部,编写出版法语教材及参与编写中外母语研究专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教育部及江苏省社科项目5项,主持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法语阅读”。2006年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骑士),200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
罗贝尔·布列松于1907年9月25日生于法国多姆山省(Puv-de-Deme)。1943年,他拍摄了第一部长片《罪恶天使》。1945年,他从狄德罗《宿命论者雅克》的一个片断中得到启发,拍摄了《布洛涅森林中的贵妇》。他改编拍摄了贝尔纳诺斯(Bemanos)的《乡村牧师日记》(1951年),又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改编拍摄了《温柔的女人》(1969年)和《做梦者的四个夜晚》(1971年)。他的许多电影如今已经成了经典,如《死囚越狱》(1956年)、《扒手》(1959年)、《圣女贞德的审判》(1962年)、《巴尔塔扎尔的遭遇》(1966年)、《少女穆谢特》(1967)、《湖上的朗斯洛》(1974年)、《可能是魔鬼》(1976年)和《金钱》(1983)等。
难道没人吐槽翻译吗……唉 要看原版啊
评分可以自己拓展和理解的空间很大啊。
评分没看过布列松电影的话,会觉得这是满本的中二宣言。崇拜“模特”,吐槽同行,甚至连德莱叶也不放过。但结合了他的电影,才能体会他所创造的近乎革命的电影风格。他的传人应该就是杜蒙和达内了,依然是超越普通电影的存在。
评分完全是电影书写的文体自觉…
评分用电影进行创作表达时的思考,不如专门的理论著作那样晦涩,对演员、电影表现形式、音乐之于电影有独到的见解。“我的影片首先诞生于我的脑海中,然后死亡于剧本上;它又通过我所使用的活人和真实物品复活,然后又被杀死在胶片上,然而一旦被摆放在某种秩序中,被放映在银幕上,则像水中的花朵跃然而生
1.模特儿: 由外向内的活动。(演员:由内向外的活动。) 重要的不是他们向我显露的,而是他们向我隐藏的。尤其是那些他们没想到会在自己身上有的。 他们和我之间:感通,预知。 2.两类影片:一类运用舞台剧手段(导演,场面调度等),并以摄影机来复制;另一类运用电影书写手...
评分电影作为一种舞台剧的再现,重重地蒙扼了摄影机的独特性。在上世纪30年代正当罗贝尔·布烈松丢掉画笔,准备用镜头绘色世界之时,电影还是一张死灰色的脸。而对布烈松来说电影就似梦般新鲜神往,他说“我梦见我的影片在目光下自己逐渐形成,像画家永远新鲜的画布。”他不是...
评分1、 去掉我积累的错误和虚假。认识我的手段,掌握这些手段。 2、 我的手段愈多,善用手段的能力愈减。 3、 控制准确性。让自己成为一件准确的工具。 4、不可有执行人员的心。每拍一个镜头,要在我已有的想象上觅放新盐。即时创新(或再创新)。 21、电影书写的影片,藉影像与声...
评分其实我并未怎么看过布列松的电影,但他的这本札记,却蕴含了不少真知灼见,颇具禅意。 摘抄一些如下: 每拍一个镜头,要在我已有的想象上觅放新盐。 存有(模特儿)而非表现(演员)。 重要的不是他们向我显露的,而是他们向我隐藏的,尤其是那些他们没想到会在自己身上有...
评分在上次的导师课中,老师提到了法国导演罗伯特•布列松,我在之前看过布列松的那部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的改编的电影《扒手》,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简练到极致的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又看了他其他两部电影依然是根据小说改编的《金钱》和《...
电影书写札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