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S.贝克尔,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第二个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标签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其主要著作有Writ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Art Worlds,Tricks of the Trade,Telling About Society等。
《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主要内容:本丛书所选书目大抵有两个中心:其一,选目集中在国外学术界新近的发展,尽力揭橥域外学术90年代以来的最新趋向和热点问题;其二,不忘拾遗补缺,将一些重要的尚未译成中文的国外学术著述囊括其内。众人拾柴火焰高。译介学术是一件崇高而又艰苦的事业,我们真诚地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参与这项事业,使之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学术本土化作出贡献。
——贝克尔《局外人》读书报告 在中文版序言中,贝克尔简单地提到:“在‘艺术’这个例子上,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被称为艺术而介意,被贴上‘艺术’标签的过程与被标签为‘越轨’相比就如同镜中影像般,是恰好相反的。贴上‘艺术’的标签并不会对被贴标签的人或工作产生...
评分——贝克尔《局外人》读书报告 在中文版序言中,贝克尔简单地提到:“在‘艺术’这个例子上,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被称为艺术而介意,被贴上‘艺术’标签的过程与被标签为‘越轨’相比就如同镜中影像般,是恰好相反的。贴上‘艺术’的标签并不会对被贴标签的人或工作产生...
评分——贝克尔《局外人》读书报告 在中文版序言中,贝克尔简单地提到:“在‘艺术’这个例子上,没有人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被称为艺术而介意,被贴上‘艺术’标签的过程与被标签为‘越轨’相比就如同镜中影像般,是恰好相反的。贴上‘艺术’的标签并不会对被贴标签的人或工作产生...
评分越轨本身是一个“标签”行为。 即越轨者不是因其行为越轨,而是相应的群体认为其越轨,这样就能理解贝克尔将研究方向从行为本身转变到社会互动,即社会学的研究范畴。 读完这本书我们应该学会贝克尔的思维方式: 越轨者作为一种身份、一个标签,是如何生成的? 谁来给他下了越...
评分行为本身以及其一连贯的后果及效应本身并没有存在是否越轨的问题,而是否越轨的问题则是在社会中进行的规范与标签化所给定的。越轨实际上就是对群体规范的违背。是越轨者(即为局外人)其行为对于群体的利益或道德进行违背所出现的。心理的价值取度构建了群体的规范。 是否越轨...
吸大麻人群的调查和分析做得很赞吖~~
评分可以。
评分好像写得挺早的,就那样吧
评分此书可与戈夫曼《污名》对照看:都出版于1963年,探讨的对象也差不多。相形之下,《污名》更凝练深刻,而此书较青涩,应该是早期作品,理论与实例仿佛油水般融不起来,全书结论是一篇挪用过来的论文,用来收篇,勉为其难。倒是作者08年为中译本写的序耐读点。个人喜欢讲marihuana的那两章。
评分通过“他者”的若干实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越轨这个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