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淮,毕业于浙江大学和斯坦福大学。Facebook第二位中国籍工程师,第一位中国籍研发经理。最初进入Facebook时任工程师,后转为管理者,一手开创了Facebook的支付安全和客服工具领域。
最早进入Facebook的中国籍员工,大部分都由他推荐,并因此收到CEO桑德伯格的感谢信。更为可贵的是,作为早期员工,他参与塑造了Facebook文化与价值观。
在Facebook的5年(2007-2011),正好是Facebook上市前,集中爆发的5年。刚加入时,在Facebook只有2000万月活跃客户,离开时已8亿多活跃用户,增长45倍,用户人数占地球人口的15%。
2011年离开Facebook后,回国做天使投资人,希望用自己在Facebook的经验帮助创业者。
现为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徐小平的投资搭档,致景投资合伙人,兼任大众点评网、百姓网CEO顾问。
《打造Facebook》新书发布会,王淮与读者面对面,活动链接:http://www.douban.com/event/18166913/
这本书的书名——《打造Facebook:亲历Facebook爆发的5年》很嚣张,谁有资格可以说这句话呢,当然,扎克伯格最有资格,但他不会亲自来告诉你,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近几年都不大可能。而且,这不是一个人的公司。里面的每一人,尤其是工程师,既是公司文化的承受者,同时 也在不断的改造着公司的文化。我想强调的是团队,是团队的力量打造了Facebook。而让团队凝聚在一起并充满战斗力的,即其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一些做事的方式,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和对这些做法和原因的认同。写这本《打造Facebook:亲历Facebook爆发的5年》,是想剖析Facebook文化的精髓,还有这里面的思考过程和前后的变化,详细解释当中最有价值和最值得学习的那几点。尤其作为早期员工,我们奠定了这些文化的基础。
工程师的细节之美 电影《超时空接触》中,地球人准备和高技术外星人通讯,朱迪·福斯特饰演的女主角为外星人准备的问题是,他们如何发展了高度的文明,却没有自我毁灭。这个问题稍作修改就是我想询问Facebook 的:他们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从一家创业公司迅速变身为大公司,...
评分推荐给所有认同工程师文化的同学。 有一群人,他们的驱动力是不断学习和不断创造,他们的理想是将世界变得更好,并投身于此,积极进取。他们是理想主义者,胸怀大志;他们也是实干家,为更好的世界每日添砖加瓦。 他们每时每刻都在为世界创造真正的价值。 这类人,酷一点的名...
评分“说到借鉴,硅谷那边是这样的:创意可以借鉴,但“执行”是不能照抄的,就好比Facebook并不是第一家做社交网络的公司,但它的最终产品跟别人都不一样。而中国很多公司不仅复制创意,也复制“执行”,就很不好了。国内有一家知名公司,基本是Facebook推出什么样的新应用,它很...
评分书里的大部分理论信息都是早已存在的。 facebook是最大的噱头。可是没故事看。 干货是不少,可是有点儿太干了吧? 适合于入门者阅读。 还有磨铁真是,让人不知道说啥好了。内容这么少的书,就干脆印薄薄一本不好么,偏排版成个大部头。 若出版业都跟磨铁这么个玩法儿,那怪不得...
评分有不少干货,尤其是面试那一部分。产品开发部分之前已经有人发文章专门写过,和书中差不多。最后一句话亮了,国内某社交网站中枪。
评分三星半,沒有太多讓自己耳目一新的東西。不過就像熊節在重構一書的前言裡面說的那樣,很多東西大家應該像空氣和水一樣習慣,很高興書裡面的很多東西在現在的公司也是空氣和水一樣的存在了。書的內容可以時時翻閱作為日常工作的輔助。後面的部分基本也都是大實話,總體不錯的一本書,中規中矩
评分通过目录就翻了一章
评分通过目录就翻了一章
评分主要是大部分内容都在其他各处可见,感觉基本没有多得到什么营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