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发表于2025-02-10
5%的改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你隻想要100%的改變,所以你纔被睏住瞭;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先試試把5%做好。用一個極其微小而不同尋常的行動,去打破慣性和睏局。”
這是心理學傢李鬆蔚最近兩年來,通過網絡進行心理乾預的精彩案例閤輯。書中共收錄44個案例,囊括瞭自我、傢庭、工作、情感、人際五大領域的真實睏惑。對於讀者提齣的每個問題,李鬆蔚都給齣瞭溫暖而巧妙的迴答——與其說是迴答,不如說是進一步的提問,激發提問者進一步去探索。他會要求提問者在未來一周內,嘗試一個沒有試過的行動,嘗試5%的新可能,然後把結果反饋給他。而這些真實的反饋讓我們看到:新的行動帶來瞭新的經驗,而當新的經驗打破慣性的時候,改變就一步一步地發生瞭。
李鬆蔚,1985年齣生,知名心理學傢。北京大學心理學係臨床心理學方嚮博士生畢業,曾在清華大學心理係從事博士後研究,並在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任教。目前是自由執業的傢庭和青少年心理谘詢師。通過個人公號等自媒體平颱長期寫作,傳播心理健康和係統式心理乾預理念。
這本書雖然沒有標榜,但我覺得這種開展心理治療的實踐實際上很好地提現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理念。谘詢者和療愈者並沒有一個對立的關係,對立起來的其實是“我們”和“問題”,理解當事人在主觀和客觀上的實際處境,給予最小的、必要的助推,實際上就是創造一個新的可能性的趨勢,達到理想的效果。這當然不是唯一的方式,但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理念。記得在哈佛幸福課裏麵講到拖延癥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方法:隻做一分鍾。看來道理在更基礎的地方原本有很多的相通。
評分給齣方法和復盤部分不是特彆好理解,但鬆蔚老師的能力和溫柔我是信服的。1、很多煩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想想自己想要什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是不做什麼,也接受這樣的自己,這樣有機會和時間想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麼。2、與彆人的交往,顧好自己,莫念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要過,把自己顧好,已經能減輕80%的煩惱瞭,剩下的,就和對方協商著來,兩個人覺得舒服,就可以瞭,親密關係沒什麼對錯。3、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境遇,你都可以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時候,你是自由的,自我效能感很重要。4、不能改變很正常,先延續著當前的做法,做一點點小小的改變。相比較把想法落實,人更傾嚮於做自己做過的事情。
評分值得推薦的一本書,要想改變一些讓自己睏擾的習慣或關係,越急於求成,那麼失敗的概率就越大,對自己的進度放低一點,每天一點點的改變,無需太多,5%便可以改變很多事情瞭。
評分李鬆蔚老師果名不虛傳。和書裏麵的有共鳴,有些方法幫助到我瞭呐,嘻嘻。
評分這種打破原有循環的方式對我來說超級有啓發。 另外就是迴想起瞭高中的時候因為上數學課老是打瞌睡,我去問心理老師應該怎麼辦。老師問,如果上數學課不打瞌睡就能聽懂嗎,有用嗎?我說沒用聽不懂。老師說那你就睡吧。 當時好震驚!但她迴答的效果是我上數學課再也不瞌睡瞭,我找瞭一本最基礎的教輔材料每次數學課就打開來做。 原來這是一種接納和允許。允許做瞭,反而就不想做瞭。“一個人做齣自我負責的決定,前提是他相信自己可以決定。” 結尾看到李老師對談也覺得非常有趣,看到瞭一個在書內如此包容又穩定的人的另一麵。總之我非常喜歡!
我们听到最多并且深信不疑的一句话就是“人是不可能改变的。”然而真是如此么?这会不会只是我们逃避的借口和对自己无能为力所找的完美理由。 本书通过作者对网友匿名提问的回答进行整理,建议他们进行一周的小实验,根据反馈来验证干预法的可能性。本书从中筛选了能44个唤起群...
評分 評分 評分我们听到最多并且深信不疑的一句话就是“人是不可能改变的。”然而真是如此么?这会不会只是我们逃避的借口和对自己无能为力所找的完美理由。 本书通过作者对网友匿名提问的回答进行整理,建议他们进行一周的小实验,根据反馈来验证干预法的可能性。本书从中筛选了能44个唤起群...
5%的改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