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阿甘本?

为什么是阿甘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关于作者

亚历克斯•默里,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英语文学讲师,研究领域为19世纪与20世纪的文学、哲学,著述颇丰,《直言:批判哲学期刊》(Parrhesia: A JournalofCritical Philosophy)的创刊编辑。

关于译者

王立秋,云南弥勒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河北大学伊合组织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出版者:
作者:[英] 亚历克斯·默里
出品人:折射集
页数:166
译者:王立秋
出版时间:2020-11
价格:3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5233432
丛书系列: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阿甘本,当代欧陆哲学和批判理论领域重要而饱受争议的人物,其作品涵盖了从《圣经》批评到关塔那摩监狱、“反恐战争”等广泛主题,在学界影响深远。本书是对阿甘本思想的批评概述,以精练的语言介绍了阿甘本的主要思想及背景,从其第一本著作到如今的语言哲学和生命伦理学,纵览阿甘本的全部作品,详尽阐释了阿甘本的语言与生命哲学,“见证”了阿甘本的政治写作与他的美学、诗学作品之间的关系。本书对任何希望了解现代政治和文化构造之复杂性的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入门读物。

================

★★选自Routledge Critical Thinkers系列

★★那些构成了阿甘本的核心概念:语言֎否定性֎幼儿期֎潜能֎赤裸生命֎诗学֎见证֎弥赛亚֎……

★★思想背景与他所面向的大师们:海德格尔/德里达/本雅明/福柯/卡夫卡/……

★★“如果本书只提出一个关于阿甘本作品的主张,那么这个主张将是,语言哲学是阿甘本思想的核心。”——亚历克斯•默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对吉奥乔·阿甘本(1942— )来说,我们当前的世界,是一个以以下三点为特征的世界:一,古典政治观念不断削弱;二,一种庸俗的景观文化;三,那些(在我们看来,是我们的“人”之观念的特征的)权利不断被侵蚀。但阿甘本的批判不是一种虚无主义的犬儒式批判,也不乏历史的深...  

评分

一本细致到想给作者磕头的导读文本,作者好像生怕我读不懂一样在理清阿甘本的思想的同时把延伸到的理论也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是很不错的阅读索引,对我对于阿甘本政治哲学以外的文本的理解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阿甘本的常用分析方法是比较好把控的,通过描述一个“在之中而又被悬...  

评分

对吉奥乔·阿甘本(1942— )来说,我们当前的世界,是一个以以下三点为特征的世界:一,古典政治观念不断削弱;二,一种庸俗的景观文化;三,那些(在我们看来,是我们的“人”之观念的特征的)权利不断被侵蚀。但阿甘本的批判不是一种虚无主义的犬儒式批判,也不乏历史的深...  

评分

《为什么是阿甘本?》5- // 语言串联了哲学、政治/法律、文学。 哲学通过穿梭在向自身闪烁的星丛中,作为回忆与收集着的过程而对峙于当前现实,通过回返而唤起潜能,通过建筑而朝向来临中的共同体。 《为什么是阿甘本?》16 // 语言之否定性是在于其并不及物,语言除了自身以外...  

评分

对吉奥乔·阿甘本(1942— )来说,我们当前的世界,是一个以以下三点为特征的世界:一,古典政治观念不断削弱;二,一种庸俗的景观文化;三,那些(在我们看来,是我们的“人”之观念的特征的)权利不断被侵蚀。但阿甘本的批判不是一种虚无主义的犬儒式批判,也不乏历史的深...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不错的导读,对阿甘本的整体思想作了简明晓畅的概述——虽然阿甘本也不属于晦涩难懂的那种。阿甘本的套路其实很好把握(“一招鲜吃遍天”,真有你的):同样是为了破坏二元对立,德里达倾向于外向的无限延异(“踪迹”),阿甘本则倾向于内部的拓扑游戏,即从二元对立(A/B)的分界线(/)入手,在这一居间的阈限空间中找到一个暧昧的契合点(既在内部又在外部,即“包括的排除”),从而使整个对立的运作陷入停顿(“非作”)。顺便问阿甘本一句:“出于某种原因”,您为何与本雅明“在某种程度上”那么像呢?(滑稽)

评分

原著作者Alex Murray的行文流畅,对阿甘本思想的把握也圈点得很精准,书中述及的核心概念为研读阿甘本原著搭建了脚手架。王立秋老师的翻译可谓功力深厚,唯有谙熟阿甘本思想才得以信达雅。

评分

阿甘本本人的写作水准远高于这本导读,看导读不如看原著系列

评分

無論阿甘本怎樣討論,從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诗学或当代景观社会,追求皆是一個“来临中的共同体”→它既是在场的,但还没有得到实现,而使权力的装置失效。同時本体论、政治和文学之间关系,亦是其著作核心主题。 其考古学方法:推论时只通过设定思想的结构、可能性条件出发,来把握思想的历史。這種回旋般的辩证意象通过考证和引用,來穿插自身理论反思模型。就像本雅明,批评是一种精雕细琢的“再现”,但这种再现既不展示也不把握它的对象。 他强调所谓非作的权利,即通过拒绝服从或拒绝权力,中断其功能的能力,到達临界的或“居间的”状态,此概念贯穿阿甘本全部作品。得以通过homo sacer的形象,为西方政治提供一个谱系或反历史,延续福柯生命政治,指出现代难民和集中营里的囚犯的形象代表政治的极限点,并要求我们质疑那些制度。

评分

有点意思,观望中,不过,并不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