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美国当代杰出的经济社会学家, 古根汉奖学金社会科学类得主,曾任美国经济社会学学会主席,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社会学,关注经济的文化与道德维度。她开创的“泽利泽视角”对该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影响。代表作:《道德与市场:美国人寿保险的发展》、《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金钱的社会意义》、《亲密关系的购买》。

译者简介:

王水雄,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社会学评论》杂志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博弈论、组织理论、经济社会学。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
出品人:薄荷实验
页数:0
译者:王水雄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5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70047
丛书系列:薄荷实验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儿童 
  • 人类学 
  • 经济社会学 
  • 童年研究 
  • 美国 
  • 儿童史 
  • 维维安娜·泽利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85年美国社会学界最有权威性的赖特·米尔斯(C.Wright Mill)奖年度作品

===========================================================

二十年前,泽利泽的著作在社会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点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美国,“泽利泽视角”(Zelizerian perspective)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学的复兴。泽利泽的著作深深地鼓舞了新一代学者,他们通过研究那些之前不被认为是“严肃的”经济现象,重新定义了经济社会学领域的界限。除了公司、网络和市场之外,研究重点转向家庭生产、日常货币交易、身体用品、护理工作和艺术等方面。

如今,泽利泽的影响力越出了美国。2005年在法国,她的作品由皮埃尔·布迪厄收入到Le Seuil系列中出版,受到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的欢迎。同样地,在阿根廷,2001年经济危机之后出现了一种研究日常货币交易的显著趋势。2010年,泽利泽的作品被翻译成西班牙语……总的来说,这些作品引发了对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和评价问题的重新讨论,给大西洋两岸智识生活带来了持久影响。

——《思想生活》( La Vie des Idées)

===============================================================

本书关注的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关于儿童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即经济上无用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的出现过程。通过透视儿童问题的巧妙视角,作者细腻探讨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儿童死亡的态度的改变、童工立法的斗争、儿童工作的分化过程、儿童保险的推行、儿童意外死亡的赔偿以及儿童的领养与买卖等。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深刻的理论话题,这就是:孩子的社会文化属性,他们在道义上的“无价性”如何在市场机制的重重包围中穿越而出,形成一个非常规的市场,由非经济的标准来规则?从而最终指向一个更为深切的理论关怀:社会如何“大于”市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本书主旨是是从儿童相关的经济行为(童工,死亡赔偿,儿童交易与收养)间接反映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对儿童社会经济价值认识的变迁。角度新颖,而且以个例为切入点,引出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为什么童工会从合理变得不合理?交通事故中死亡儿童的家长应该得...  

评分

评分

评分

在儿童已成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我们很难理解蒙田提及他早逝的孩子时说:“我有两三个孩子在婴儿时期就死了,不无遗憾,但没有过分的悲痛。”也不能想象菲利普.阿里耶斯所述:“劳动即玩耍……中世纪没有儿童。” 本书演绎了儿童生命神圣化的过程;解析了衡量儿童...  

评分

2017年的寒假,浙江某高校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回家跟父母一起算算账,从出生到大学一共花了多少钱。有些学生的账单显示,已经花了父母200万。这笔帐很扎心地反映了一个问题:现代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从衣食住行,到学校教育和补习班,对家庭几无经济贡献的孩子,俨...  

用户评价

评分

修订了有一百多处,为了经济上有价而情感上无价的孩子

评分

万友 有什么和这本书类似的 探讨中国语境下儿童价值转变的论述吗

评分

儿童这个习以为常的概念出现的时间比我以为的要晚很多很多

评分

好看8,有料8。读这本有助于思考几件事:1、成本收益上考虑生不生二胎(居然有个案例,绝育手术失败了,生了娃找医院索赔成功) 2、娃在家有没有义务做家务,付不付钱(我肯定不付) 最近突然在想,如果不被当成生育资源(当年就是生育累赘了),就只是作为一个人类个体,进化上,到底会倾向于生很多,还是一个都不生。(可是也没有这么简单了,最终还是太多外界因素了)

评分

孩子价值的变化是巨大的,然而无论作为怎样的议题孩子自己的声音几乎无法发出,这是与其他运动相当不一样的一点,所以孩子的价值转变几乎都是随着大人们的需要,是需要能定价的经济价值还是经济无用而无价的情感价值,其实都只是社会的需要罢了。未来孩子会变成一种负资产么?还是说其实已经是了。 行文有点啰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