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现代的超克”

何谓“现代的超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子安宣邦(1933-),神奈川縣人。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昭和六十二年(1987)以論文《伊藤仁齋研究》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橫濱國立大學、大阪大學和筑波女子大學。專攻思想史、文化理論,深受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知識的考古學》中「話語」(discourse)論的影響,以此重新探問日本思想史的相關議題,是國際上日本思想史研究的頂尖學者。著有《宣長與篤胤的世界》(1977)、《伊藤仁齋》(1982)、《作為「事件」的徂徠學》(1990)、《鬼神論》(1992)、《本居宣長》(1992)、《「宣長問題」是什麼》(1995)、《近代知識的考古學》(1996)、《江戶思想史講義》(1998)、《作為方法的江戶》(2000)、《平田篤胤的世界》(2001)、《怎樣談論「亞洲」》(2003)、《漢字論》(2003)、《伊藤仁齋的世界》(2004)、《國家與祭祀》(2004)、《福澤諭吉『文明論之概略』精讀》(2005)、《本居宣長是誰》(200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日] 子安宣邦
出品人:
页数:256
译者:董炳月
出版时间:2018-6-1
价格:4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60839
丛书系列:子安宣邦作品集
图书标签:
  • 子安宣邦 
  • 日本 
  • 思想史 
  • 日本研究 
  • 日本思想史 
  • 历史 
  • 社会学 
  • 海外中国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对于日本近现代思想界的重要问题,现代的超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回顾和批评性的回应。子安宣邦认为,起因于日本帝国对世界秩序以同样属于帝国主义的战争方式进行重组的要求的十五年战争,是日本“现代的超克”论成立的背景,作为对重组要求的回应的“东亚新秩序”“东亚协同论”也应运而生,并由此出发将“十五年战争”双重化,使之成为“两场战争”,从而为无法正当化的对中国的战争找到了历史的和哲学的理由。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几年前在东京留学时,参加了子安宣邦先生周末在早稻田大学开办的市民讲座,因着这样的机缘,读了好几本子安先生的研究著作,对先生缜密的思想史作业与字里行间激烈的历史情感相结合的行文风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国后不久,就看到三联陆续推出老先生文集,欣喜之余,也略有担...  

评分

北京晚报书评: “超克”一词从何而来 来源: 北京晚报 2019年06月10日 版次: 28 作者:柳树下 在日本知识界,“超克”这个词经常会被用到,“现代的超克”作为一种当时知识分子独特的意识形态,可以说就像一个咒语,操控了二战时期日本的知识界。“超克”到底...

评分

北京晚报书评: “超克”一词从何而来 来源: 北京晚报 2019年06月10日 版次: 28 作者:柳树下 在日本知识界,“超克”这个词经常会被用到,“现代的超克”作为一种当时知识分子独特的意识形态,可以说就像一个咒语,操控了二战时期日本的知识界。“超克”到底...

评分

何谓“近代的超克”?历史上,“近代的超克”指的是1942年7月23、24日由河上徹太郎等13位学者和文化人以“知识性协作会议”的名义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与会者试图通过这次会议从思想上对于1941年12月8日日本对英美宣战这一带来所谓“知性的战栗”(河上徹太郎)的事件展开讨论和...  

评分

何谓“近代的超克”?历史上,“近代的超克”指的是1942年7月23、24日由河上徹太郎等13位学者和文化人以“知识性协作会议”的名义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与会者试图通过这次会议从思想上对于1941年12月8日日本对英美宣战这一带来所谓“知性的战栗”(河上徹太郎)的事件展开讨论和...  

用户评价

评分

深细的日本式思考和流畅清晰的理论表达。对竹内好的研究是一次很好的推进。书中尤令人兴奋的,是对日本浪漫派及其思考方式的讨论,对保田与重郎战时战后思想轨迹的勾勒,和其战争时期中国旅行的生动考察,这在国内几乎是还没有展开的工作。

评分

清晰而深入。

评分

将“近代的超克”论放置在当时的思想背景下去分析,去理解昭和时代知识分子寻求日本主体性的逻辑。寻求日本主体性也是一种反思西方中心论的方式。

评分

对读竹内好《近代的超克》

评分

对读竹内好《近代的超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