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社會文化史

時間的社會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湛曉白
出品人:
頁數:4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3-6
價格:7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9745731
叢書系列:東方曆史學術文庫
圖書標籤:
  • 時間
  • 社會史
  • 近代史
  • 文化史
  • 曆史
  • 曆史社會學
  • 中國近現代史
  • 湛曉白
  • 時間
  • 社會
  • 文化
  • 曆史
  • 社會文化史
  • 變遷
  • 記憶
  • 節奏
  • 結構
  • 觀念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首次係統專門地以“時間”為主題,從社會文化史角度較為完整地勾勒瞭近代時間製度和時間觀念變遷的整體麵貌,書中內容大緻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對近代中國時間製度變革的曆史探源,確定瞭近代中國新時間製度所包含的主要內容,透視瞭其在近代的流變及其整體變化趨勢;二是集中於描摹近代時間社會化的多元麵相,揭示其物質基礎及動力機製;三則對時間觀念的近代轉變進行瞭深入的考察,其內容涵括瞭近代人們對日常生活時間、曆史時間、哲學時間等多層次的理性認知。

作者簡介

湛曉白,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曆史學博士,在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

目錄資訊

導 論“時間”的史學研究如何可能
1
第一章 公元紀年的傳入與紀年之爭
1
第一節 晚清公元紀年傳播的曆史考察
2
第二節 時間符號與現實政治:清末紀年之爭
11
第三節 梁啓超對紀年改革的思考
24
第二章 政治與時間:近代曆法改革的曆史考察
29
第一節 科學和實用:晚清知識分子的改曆觀
30
第二節 政府主導下的改曆:政治與民俗的對抗
40
第三節 《中華民國生活曆》對官方節慶體係的調適
64
第四節 民國時期的曆法科普與改曆思潮
76
第三章 近代計時器的更新與時間計量的變化
100
第一節 近代計時器的變革
101
第二節 時間計量的精確化
115
第三節 鍾點時間社會化
121
第四節 感覺與象徵——民國文學作品中的時鍾與時間
129
第四章 新式交通與時間
146
第一節 地球觀念的更新與時差概念的傳入
147
第二節 標準時製的實施——兼論授時、報時方式的近代化
156
第三節 新式交通與生活中的時間
169
第五章 時間管理方式的近代變革——以新式學校和工廠為中心
182
第一節 時間、工業紀律與近代工人
184
第二節 近代學校興起與時間管理的科學化趨勢
201
第三節 星期製:工作與休閑
217
第六章 都市時間:晚清民國時期的上海
231
第一節 “時鍾之都”與城市節奏
232
第二節 都市生活中的“時間價值”
248
第三節 一個中産者的標準生活時間錶
257
第四節 時間的落差:上海與內地
260
第七章 守時與惜時:“時間價值”的新詮釋
267
第一節 延年會及其“時間”關切
268
第二節 守時:一場國傢運動
272
第三節 民國“時間經濟”話語解析——以兩本小冊子為中心
281
第八章 時間觀念的近代嬗變——來自知識精英的認知
299
第一節 民國時期時間哲學觀的轉變及其特點
301
第二節 焦慮與亢奮:進步主義與“現代”感的形成
320
第三節 知識分子生死觀的現代性透視
341
餘 論
349
參考文獻
353
索 引
369
後 記
37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读湛晓白书,感叹后生可畏。青年人就是要敢于选择新的研究课题,做自己的研究,不要重复前人的老路。作者的知识面和开拓精神令人赞叹。如果能在学术规范上更严格一些,校对更精细一些,书就更好了。三十出头学问能做到这个地步,相当不易。

評分

读湛晓白书,感叹后生可畏。青年人就是要敢于选择新的研究课题,做自己的研究,不要重复前人的老路。作者的知识面和开拓精神令人赞叹。如果能在学术规范上更严格一些,校对更精细一些,书就更好了。三十出头学问能做到这个地步,相当不易。

評分

读湛晓白书,感叹后生可畏。青年人就是要敢于选择新的研究课题,做自己的研究,不要重复前人的老路。作者的知识面和开拓精神令人赞叹。如果能在学术规范上更严格一些,校对更精细一些,书就更好了。三十出头学问能做到这个地步,相当不易。

評分

读湛晓白书,感叹后生可畏。青年人就是要敢于选择新的研究课题,做自己的研究,不要重复前人的老路。作者的知识面和开拓精神令人赞叹。如果能在学术规范上更严格一些,校对更精细一些,书就更好了。三十出头学问能做到这个地步,相当不易。

評分

读湛晓白书,感叹后生可畏。青年人就是要敢于选择新的研究课题,做自己的研究,不要重复前人的老路。作者的知识面和开拓精神令人赞叹。如果能在学术规范上更严格一些,校对更精细一些,书就更好了。三十出头学问能做到这个地步,相当不易。

用戶評價

评分

時間觀念的演變和革命,促使瞭中國和中國人的現代化和全球化。

评分

從曆史資料中再現時間的變化,其中報紙的考查比較吸引我。但……以上海地區的變遷曆史為主體這一點感覺上比較狹隘。

评分

沒那麼差吧

评分

“時間”這個最宏大也最基本的問題,在近代中國發生瞭從具體的時間製度(曆法、紀年、計時工具、工廠學校機關交通等場所的時間管理)到抽象的觀念各層麵的廣泛變化。作為對此問題的係統的學術專著,本書集閤瞭豐富而跨度廣泛的史料,從不同層麵為我們描繪瞭近代時間的生長麵貌,有關現代民族國傢建設如何改造傳統時間,追求統一、精確、優化的現代時間製度的部分尤其可讀。最後一章涉及哲學史和思想史,雖學理上有必要,但不好說清,失之簡化,有節外生枝之感,似可刪除。我最感興趣的是梁啓超關於紀元和新世紀的思考,可惜隻有兩頁,有些遺憾。總之,值得推薦!

评分

參考文獻裏沒有黃金麟這不科學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