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中日甲午战争的成果。书中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的形成等问题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特别在战争的起因和责任问题上,论证了日本的目的在于取得对朝鲜的统治权,它于一八八二年便开始了对华战争的准备,从而说明了日本首先揭开战争序幕的事实。
本书对战争的国际背景也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指出这场战争第一次反映了英俄在东亚的矛盾,而英国又是默认日本对华发动战争的,指出战争的实质是国际资本主义侵略远东的一环。另外,作者所提出的构成这场战争的三种局势,也颇为重要。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对于甲午战争前后背景以及日本与清政府的对策论述的很详细,对于战争的过程很少,对于想了解甲午战争背景的研究者还算不错。
评分以日本人的角度看着段历史对我来说是很有趣的。
评分读完本书对明治二十七年政治高层毫无好感。注意作者本身,译者及其所处时代。写作方法甚好,可借鉴。
评分前因后果写的很清楚。两处印象深刻,一处是福泽谕吉,德富苏峰他们的国家主义转向时;一处是割台时清廷君臣和台民们的的书信。
评分1. 這部著作是1974年出版,譯作則是在1981年內部發行。作者在寫作時流露的左派思想跟當時日本的社會思潮不無關係。 2. 林子侯的《甲午戰爭前日本之內政與備戰》在史觀上相似,不過敍述詳細精確得多。 3. 這本書是复旦大學轉讓我校圖書館的,intersting。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