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希•弗洛姆,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爱是一门艺术吗?回答是肯定的。因此,它需要知识和努力。——艾里希·弗洛姆
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 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在一个以生产和消费为最高准则的社会,只有那些不甘心同流合污者才能做出有效的抵抗。 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懂的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的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 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变成灵感-...
评分为自己的人——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作者: [美]埃.弗洛姆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孙依依 译 出版时间: 1988-11-01 其实我过去读的是孙依依译的版本,它是附属在三联以上这本《为自己的人》后的薄薄的一部分而已。可惜在网上找不到这本书的图样,只看到很...
评分无意中发现了这本《爱的艺术》,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的,由艾•弗洛姆著,李剑鸣译。读完一遍感悟颇多,让我对“爱”这个字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现代的社会,如何去培养这种爱的能力,如何去正视爱,需要我们每个人慢慢去学习爱的理论,去努力实践爱。 琐碎的点滴~O(∩_...
评分你了解爱这件事吗?我们身边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人不曾为它所累,尘世间没有什么比对爱情的渴望更强烈的了。爱随时随地无时不刻都在发生,我们中间有人正在爱,有人即将要爱,剩下的则在花大量时间谈论爱和等待爱。毋庸置疑,人与人间的情愫是一个永无休止的争论,是一个人类永远...
评分弗洛姆《爱的艺术》 前言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 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 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 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
人最深切的需要是克服分离,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有迷狂结合(嗑药、性)、一致性结合(社会趋同)、创造性活动(人物一致)和爱(人际协调)。不成熟的爱有主动和被动的共生型结合,成熟的爱是在保持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给予而非接受,在给予中体会人的潜力与存在的价值。同时给予的对象也在接受过程中实现另一种给予,从而在二者之间实现创造性的爱。爱的基本要素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对两性结合的愿望(两极性)是男女创造性的基础。当代女权模糊性别,把男女一致化,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爱的能力。在成长过程中,母爱建立爱的能力,父爱建立自身理智与判断。一方的缺失会导致相应精神病。兄弟的爱是博爱与怜悯。性爱是一种排他的意愿与承诺。上帝之爱已随历史变化。自爱是他爱的基础。现代社会商品化使爱的能力瓦解。
评分这个译本翻译太烂,强烈劝告大家不要看这本,很多地方都很难懂,居然将Brotherly Love翻译为兄弟之爱,我当时相当懵逼,远不如其他译本翻译为博爱合适,推荐李健鸣译本。
评分弗洛姆的观点非常朴素,爱是两个独立人格的结合,是主动爱人的能力,爱的实践需要专注,耐心。but!这本翻译真的太烂太烂了,严重影响阅读体验,真的不要买这本,悔死了!
评分本来是在看过几本大部头后拿来休闲轻松一下的,没想到花费了双倍的时间依然没有读懂,反倒不会爱了。个人依然停留在俗气的认为:爱就是特别想为对方做一些事而已。另:唯物史观和对资本主义精神转化的背景认识论还是蛮有洞察,对于爱的能力的分析部分也是非常赞同的。
评分翻译扣分,以后找个别的译本再看一遍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