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无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里的小旅行》(2009)、《写给无神论者》(2012)、《新闻的骚动》(2015)、《爱的进化论》(2017)。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几种文字。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对自身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结”。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般地剖析身份焦虑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一枝生花妙笔,伴以广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视角,澄清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的壁障,让你不经意间峰回路转,解开心结,感悟人生更加丰盈适意的含义。
有句话是叫“物质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很喜欢这位矮小睿智的家乡人,我们渴求温饱,安全,尊重,爱与自我实现,从物质到精神,一直是外界在支撑着我们这一颗颗脆弱的心,否则,我们便如那无柱可攀的缭藤,坠入泥土,很快腐烂生臭。我如果爱你,那么也许是因为你给我提...
评分【我们发现台湾有四亿人口】 这是一句著名的意识形态广告词,但是读懂了字面后的含义你就会明白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词,关乎着英国哲学家阿兰•德波顿笔下的身份焦虑。 比利是个朝九晚五的贸易公司业务经理,晚上则是兼差的无线电计程车司机。上了电脑色情网站他则是个想...
从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开始就意识到了的身份焦虑,阿兰德波顿历史性的梳理中又提供了新的认识。三毛也是个波西米亚人。
评分看序就很有好感,喜欢作者的叙述方式。焦虑来自于欲望或者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用的财务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的拥有,不管我们实际占用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自己的体悟:掌控欲有时候源于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无力感,因为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依赖于他人,就对希望他人永远保持对自己的关注以及永远能照顾自己的需求。
评分现代人对身份的焦虑,不仅仅是因为攀比,或对物质的欲望,还因为较低的社会身份就意味着你愚蠢,你没有人爱,意味着你没有能力,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越少,自由越多,就意味着对自身成败要负全责的是自己。在用哲学,艺术,波西米亚文化等自我安慰的同时,还是不要忘记奋斗。忘记自己贴的或是别人往你身上贴的标签,你的行为才能代表你。
评分看序就很有好感,喜欢作者的叙述方式。焦虑来自于欲望或者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任何时候,不管我们占用的财务多么丰富,只要我们还在追求某种我们不可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就谈不上富有;相反,如果我们总是满足于我们现时的拥有,不管我们实际占用的东西多么匮乏,我们是富有的”。自己的体悟:掌控欲有时候源于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无力感,因为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依赖于他人,就对希望他人永远保持对自己的关注以及永远能照顾自己的需求。
评分前面几章还有点意思。。。结果越看越觉得像裹脚布又臭又长,一看作者,阿兰德波顿????我为什么要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