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贝克尔(Howard S.Becker),1928年出生,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符号互动论和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研究领域横跨教育社会学、越轨社会学、艺术社会学、社会学方法等。
哪些作品能被称作艺术品而哪些不能,由谁来评判?
艺术品都是艺术家独立完成的吗?
艺术家是否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特立独行?
艺术家、评论家、艺术品商人、收藏家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系?
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经典著作《艺术界》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对艺术的传统分析往往局限于艺术家和艺术品,而贝克尔则以社会学之眼审视艺术,将艺术看作一种集体活动,对“艺术界”这一概念进行了丰富而精微的阐发。在贝克尔看来,艺术界通常与它试图与之划清界限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书的每一章都从一个略有不同的视角窥探艺术界,讨论了艺术品创作进程及其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艺术活动中的特殊惯例,新的艺术家分类,艺术与国家的关系,以及艺术的名声问题等等,展现了一幅艺术界运作与变化的生动全景图。
1. 贝克尔将艺术视为一种集体活动的产物,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共同行动的产物。如果我们将艺术的创作的整个过程(观念、创作、成形、接受等)所涉及到的艺术家、其他各行各业的人员、媒材、传播等因素全部考虑在内,那么几乎所有的艺术现象均可视为一种集体活动。在某种意义上...
评分 评分时间:2018年8月18日星期六15:00——17:30 地点:梅园书房 主讲:卢文超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评议:周计武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在读书交流会正式开始之前,许金晶老师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艺术界》一书作了一个简单的铺垫,针对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中尚且处于不断发展中的...
评分我没有看过〈艺术界〉这本书,不过我们图书馆有他的《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在这本书中,贝克对越轨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贝克的文风很好,不像欧美理论家带给人的感觉:不知所云,语言炼金术(就是让读者生活在语言思辨而不是用语言来思考现实),胡扯等。读贝克的...
评分时间:2018年8月18日星期六15:00——17:30 地点:梅园书房 主讲:卢文超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评议:周计武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在读书交流会正式开始之前,许金晶老师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艺术界》一书作了一个简单的铺垫,针对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中尚且处于不断发展中的...
作者把艺术社会学和资源分配讲述得非常系统化,这个理论之所以如此完整,大概是因为艺术自古以来从就没有和市场和交换行为剥离过。但!是!翻译太糟糕了。英文论文里的从句长句子放到汉语里,还要保持原语言的结构,变得真的好绕口。有能力的建议都读原版,不难。
评分原著举例多,且涉及广泛,文学、电影、绘画、音乐样样不落,但是问题在于建构的体系性不强,没激起我跟随的冲动,也不知该如何运用于对国内艺术界的反思,离大师之作尚有距离。翻译较为准确,但翻译腔比较重,无碍。
评分很好
评分哪些作品能被称作艺术品而哪些不能,由谁来评判? 艺术品都是艺术家独立完成的吗? 艺术家是否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特立独行? 艺术家、评论家、艺术品商人、收藏家之间有着怎么样的关系? 贝克尔的艺术社会学经典著作《艺术界》为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
评分对我个人全不受用。所有的“艺术”被抽象为统一的规则与方法,30年前刚出版时的前沿经典现在真的无甚新意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