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舞,1983年生于湖南平江,社会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农村妇女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曾荣获湖北省2013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北京大学2013年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农村社会学与乡村治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自2007年至今,已累计在全国l0余个省市的数十个村庄驻村调查400多个工作日,有比较丰富的农村调查经验。在《战略与管理》、《中国研究》、《现代中国研究》、《青年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调查报告数十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
本书致力于揭示中国农民自杀现象在不同社会类型、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时间段中的差异性分布及其机理,并试图走出经典理论中结构与行动在自杀研究领域毒瘤般的分裂性困境。书中主要有如下发现:中国农民自杀现象存在类型化与空间化的典型特征;农民自杀是社会结构与自杀行动两者互构共变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老年人自杀渐趋严重,预计未来10~20年内,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潮将加剧。
自杀是很沉重的话题,这本书很系统地讨论了我国农村的这一话题。相比偶尔见诸新闻的零散自杀报道,本书的意义在于其理论的系统性、案例的翔实性、地域的典型性。一个对乡村、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有兴趣的人,相信看完这本书会有所收获。 全书的结构很清晰,很明显的学术作品风...
评分这本书在2014年得了好几个奖,国内不少社会学家大力推荐,理由颇为充分。 作者的实地研究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收集了大量案例,这是国内现有的自杀研究甚至大多数社会学经验研究都做不到的。这一点体现了华中派研究传统的价值,在这样一个研究传统的脉络下,才有可能逐渐涌现...
生活一点奔头都没有,不如死了拉几把倒!
评分资料
评分做这个课题很需要勇气。自2007年以来刘燕舞在全国10余个省市已经累积了400多个日夜的驻村调查,面对大量的自杀实例,要有强大的心脏啊。书中提到的自杀案例,很多惨不忍睹。作者细分析下去,能看到很多深层的原因,很适合跟吴飞的《浮生取义》相互参看。
评分3.5。还是偏资料性质,不知道是不是社会学土博的共性
评分故事看完了,书看不下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