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展 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一桥大学社会学部,1986年成为市场营销信息杂志《穿越》(ACROSS)的主编,1990年进入三菱综合研究所,1999年成立文化研究所。他在研究世代、家庭、消费以及城市问题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社会改造方案。日本畅销书作家, 著述颇丰,著有畅销书《下流社会》《“家庭”与“幸福”的战后史》《简约一族的叛乱》《爱国消费》《为了今后的日本论“共享”》《今后郊外的去向》等。
日本经历第三消费社会,尤其“3·11大地震”,让日本民众幡然醒悟,已经被摧毁的物质,即便恢复原貌又有什么意义?物质已经不足以让人感到幸福。在灾难中成长的日本,又一次领先跨入了第四消费时代。
日本消费社会第一人力作,预言瞬息万变的消费潮流,每每言中!作者潜心研究30年,将日本社会,自1912年起,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消费时代,是少数中产阶级享受的消费;第二消费时代,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以家庭为中心的消费势如破竹;第三时代,消费的个人化趋势风生水起。而如今,日本已进入第四消费时代,即重视“共享”的社会。
新时代的消费理念,已经从崇尚时尚、奢侈品,经历注重质量和舒适度,进而过渡到回归内心的满足感、平和的心态、地方的传统特色、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上来。本书不仅是高层管理者收集信息的最好资料,更是迷茫的80后,新生代的90后,上班挣钱下班shopping的食色男女,最有品位的消费指南。
所谓“第四消费时代”是三浦展提出的概念,他观察日本的消费趋势变化,提出了以大为美、以拥有为幸福的第二消费时代,和以个性化为目的、偏向感性消费的第三消费时代,还有如今与第三消费时代重合的第四消费时代。第四消费时代的主要特点是人们更倾向于向内寻找幸福、注重环保...
评分《第4消费时代》中文版的第一版2014年出版,2017年本书第五次印刷。我想,如果是3年前读到这本书,感受是否会与当下非常不同? 2015年初写方案的时候,曾引用了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一段话“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转眼来到2017年...
评分 评分在读书前,特意度娘了一下消费的四个时代,百科里是这么说的,自1912年起,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消费时代,是少数中产阶级享受的消费;第二消费时代,乘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春风,以家庭为中心的消费势如破竹;第三时代,消费的个人化趋势风生水起。而如今,日本已进入第四消...
评分不是学者,没有调研,不敢妄谈社会风尚,仅仅想就偌大消费社会中这微不足道的自己,谈一点个人感受。 我与母亲这一辈 我是个90后,成长于南方一个二线城市,上大学来到北京,在北京呆了快7年。我母亲出生在1960年,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她成长在一个山明水秀的三线城市,后...
购物中心、写字楼这些业态是效率型的,服从于资本,却是反人性的,消亡是必然。人类固定八小时装在水泥盒子里,不去享受阳光、狩猎,被一套企业管理制度所限制,连续数年安之若素而没发疯,是反人类。但是第四消费时代的种子开始发芽,共享单车出现,精神世界的富足与愉悦被重视,才发现观念的进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至少,需要有人告诉这个世界“那样做会更好”,并形成总体的精神势能与动能,社会才会进步,而这正是日本的社会学家的伟大之处。他们不仅仅是倡导一种观念,还会讲方法论,就该怎样怎样,并把从物质到心灵到精神的欲望追求史给捋顺了,可以看到策略思路,比如“断舍离”,比如无印良品的企业理念(不是指购物本身),没办法不认同。这种精神文明的成果令人庆幸的是,如果不视为偏狭的“民族品牌化”的话,是全人类的。所以感谢日本学者。
评分昨日日本,今日中国。这本书给我很多启发,断舍离整理术的也是3.11东日本地震之后兴起的。消费到底是为了什么?整理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者是为了什么?有很多可以重复和借鉴的地方。
评分内容有些冗长,感觉一个章节可以讲清楚的东西写了一本书,共享追求精神世界的极简生活也许是未来的趋势。
评分我们所经历的是一块“压缩饼干”
评分讲真,第一章看完就可以合上书了#难以琢磨爱扩写的日本作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