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书中,康德以为道德上的善恶,行为的是非标准,是超乎经验的兴衰的原则。人作为有理性者,为自己定下道德规律,这种规律是普遍适用的。康德所谓的道德形上学正是研究道德的超乎经验的纯粹形式。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道德在被抛弃良久之后,终于渐渐重回视野,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然而似乎在当今中国,道德已成为大问题。缺乏社会道德素养的抱怨之声次此起彼伏,地沟油、毒大米等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不断刺激着人们脆弱的神经。这时,寻找一些道德原则以指导人...
评分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以幸福为目的,无法真正提供道德指导,反而在获取幸福方面不如自然本能可靠。这是因为理性被规定为用于产生一个就自身而言为善的意志,这种意志往往以“出自义务行动”表现。对像的现实性在这种行动中被淡化,而道德原则的符合则凸现出来,义务也就是出自对...
评分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里指出“人的思考状态是一种反自然的状态,能思考的动物是一种堕落的动物。”所以堕落的人都去思考了,这个社会并没有因为思考而变的更加有秩序,思考并不一定指向善。人自从有了社会属性,学会了思考、善良、互助,也同时学会了虚伪、嫉妒、屠杀...
评分康德《法学的形上学基本原理》导读──与当代法学的对话 江玉林 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本文引用版本为:ImmanuelKant,MetaphysischeAnfangsgründederRechtslehre,in:WilhelmWeis-chedel(hg.),MetaphysikderSitten,WerkausgabeBd.VIII,suhrkamptaschenbuchwissenschaft,1991. 一...
评分无待令式(能够作为普遍律的格准去行为),是绝对好的意志。有理性者以人为目的,因此他的格准配做普遍律。道德就是无待令式,意志的自律是道德的最高原则,是道德的唯一原则,他律是一切假的道德原则的来源。经验学说不能成为道德的基础,因为它以人的特性,或人所处的偶然环境为基础,失去了适用于一切有理性者的普遍性。幸福学以人的顺利为目的和善恶无关更不能成为道德的基础。自由是一切有理性者意志的特性,有理性者依自由行动,他的意志就是他自己的意志。感觉世界的直觉通过自由的意志使人进入智性世界。
评分虽然很薄,但是解释的问题非常深刻。导论最后涉及到的就是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守界而不僭越的问题
评分57年的译本,看得太辛苦了,什么“不特”(不仅)“无待令式”(无条件令式),许多名词与术语的翻译都过时、与现在的通用译文大不相同,最重要的是他翻译的语法跟现在通行白话的语法也不一样,一句话理清逻辑之前还得把语序给调顺了,前半部分还耐着性子研究下来,到后面实在受不了了,草草翻过。本来就是难懂的著作,加上更难懂的翻译……民国时期的翻译虽也与现行白话相去甚远,那其中还有情调,新中国的译本……饶了我吧=w=||||以后看商印的书也得关注下译本的年代了呐……回头找到新的译本得重新看一遍目的国之后的部分orz
评分康德在《道德形上学探本》一书中指出,古希腊哲学主要包括自然哲学、伦理学和逻辑。自然哲学关注自然,而自然是必然性的东西。伦理学则关注自由,自由的意志是伦理学的基础。在对伦理学的具体论说中,康德有两个观点值得注意:(1)关注义务或动机而不关注目的;(2)每个人都是目的而并不只是工具。
评分呜呜呜呜康德大人!!!只有这样冲破心胸郁结和三层衣服的呐喊才能表达我对您的崇拜!您一定不知道这道德学的分类与要义读得我在座位上捶胸顿足搔首弄姿\(@^0^@)/♪ 讲真第三部分没看多懂(捂脸……),不过对于自由的规律化道德化以及超令式表达着实合人口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