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爱修斯(480—524)是欧洲中世纪开始时一位罕见的百科全书式思想家,在逻辑学、哲学、神学、数学、文学和音乐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最后一位罗马哲学家”、“经院哲学第一人”、“奥古斯丁之后最伟大的拉丁教父”之称。
本书是古罗马哲学家波爱修斯的论文集,全书包括两部分,神学论文三篇,及他的名著《哲学的慰藉》。作者出生于罗马古城谷中的安尼修斯家族,著作颇丰,学识渊博,勤奋工作,学无止境,向罗马人介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还把他们之间一些明显歧异的观点加以调和,成就斐然。
最终能够调和【客观-主观】2元的、是无限本身、即上帝 客观和主观都来自上帝(无限) 神学和科学只是方法论和认知角度的不同:神学和科学都向上帝(无限)归正 盲人摸象 宇宙和心念的关系是复杂的 同源 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是我们的心念从无限中【切割】出来的有限部分(心生万...
评分读到第二卷就惊艳了,我很震撼。 多么透彻,理性,振聋发聩,仿佛一盆冰水劈头盖脸而来,多少人被命运捉弄,多少人被世事蒙蔽双眼,真应该看看清楚。 我们这个浮躁的世界真的应该看看这本书,让自己清醒一点,不再被浮华冲昏头。能够理智地,泰然自若地面对命运。 那句...
评分“昔日里我陶醉创作令人愉悦的歌咏,但如今我含泪被迫写出悲哀的吟颂……” “被痛苦所缠绕,岁月的沧桑已悄然而至,忧愁困苦让我体验了年岁将至的悲哀……” “死亡……它对不幸者不闻不问,让流泪之人不能瞑目。她对我千媚百笑,然而悲凉已完全罩住我的头脑。她用云霓掩盖...
评分“昔日里我陶醉创作令人愉悦的歌咏,但如今我含泪被迫写出悲哀的吟颂……” “被痛苦所缠绕,岁月的沧桑已悄然而至,忧愁困苦让我体验了年岁将至的悲哀……” “死亡……它对不幸者不闻不问,让流泪之人不能瞑目。她对我千媚百笑,然而悲凉已完全罩住我的头脑。她用云霓掩盖...
评分读到第二卷就惊艳了,我很震撼。 多么透彻,理性,振聋发聩,仿佛一盆冰水劈头盖脸而来,多少人被命运捉弄,多少人被世事蒙蔽双眼,真应该看看清楚。 我们这个浮躁的世界真的应该看看这本书,让自己清醒一点,不再被浮华冲昏头。能够理智地,泰然自若地面对命运。 那句...
商务版是个层层转译的本子,所以大概再现了原来的文采而不像直接从原文译的那么晦涩。波爱修斯这位教父讲的远后世所说的神学而近裴多,然在吾辈看来确并非范晔而是,离骚。
评分猛大上课提过波爱修斯的《哲学的慰籍》,似乎读了这本书让人变得更加萎靡不振,波爱修斯的哲学还是太接近希腊哲学(柏拉图)了,这让我不是很喜欢,不过他倒是对后来托马斯神学奠定了基础。
评分天主教确定耶稣是一位二性,其中对二性的结合定义为类似王冠上黄金和珠宝的并存方式,这种解释还是可以的。我觉得波爱修斯的阐发反而画蛇添足了:他对二性解释为类似硬币的一体两面,也就是说这两者其实是一个,三位一体可以这么解释,但一位二性不行,我不知道波爱修斯是如何定义本性的,但我想基督教著名哲学家之间这点上的看法应该不会有很大差异。按阿奎那的观点,本性也即本质,是与形式和质料都相关的。那么也就是说人的本性除了对质料的规定外还有对形式的规定——确切地说是对此两者的同时规定,而神性无非是纯形式的,所以说上帝借肉身成圣还能说得过去,如果是一体两面式的结合,神性的形式和人性的形式都是无形体的,怎么结合呢?而且作为无限的神性不可能有任何结合,任何结合都是对无限的限制,无限是不可能被现实的,所以尤迪克的观点也
评分这才应该是枕边书嘛~治愈系……波埃提乌斯的文风我很喜欢~
评分比较枯燥的自问自答,以自身处境向哲学女神发问,涉及比较广泛,到说到令人感兴趣的地方总没有深入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