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流行极广、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本书由两篇构成:《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前者发表于1946年,后一篇发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其中萨特一再强调,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
这大概是讲存在主义最好懂的一本书。虽然远不是终点,却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起点。五年前,我曾把这篇访谈的梗概梳理了一下,希望也能成为接近这本书的起点。 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是萨特提出的第一个命题。萨特举例说 ,裁纸刀的存在,是因为首先在工匠的头...
评分 评分 评分存在感於意識中是你感覺自己存在的存在和他人存在於客體的不存在。若存在於他人客體的存在,即存在於自己存在的客體的不存在,若存在於他人客體的不存在,即存在於自己不存在的客體存在。 看起來很重要,又好像不是,人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塵。既然還活著,就讓自己快樂些,...
评分和浪漫主义的根本不同在于,萨特将意义的获取放在行动中,而浪漫主义则将意义放在行动的热情中。这样看来,很难找到一个像萨特这样强的行动理论。但是,问题依然是哲学伦理学无法在规范伦理学上给出确定的行动规则。当然,萨特通过反对规范伦理学,而为自己的自由伦理树立起了城墙。
评分并不觉得《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合适的存在主义哲学入门书,其小如演讲稿的体量几乎只能把火力集中在辩护而非理论的建构上,是对于存在主义所遭受的攻讦的反击,在尚无建构的情况下事先了解对其的辩护,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再加上脱离了整个哲学流变发展史的宏观视域,能从中收获的恐怕只有管窥蠡测而来的浅显观点,乃至更多不知所谓的疑惑和误解。当然,这是阅读方式而非书本身的问题。
评分萨特的存在主义其实是非常右的哲学理论,因为存在主义关注人的存在本身,虽然反对有神论,但多少也有点唯心的感觉,而且强调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有责任。但萨特本人却以左派自居,甚至声称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参加左派的活动,因为这个,还跟加缪反目。在鸡蛋跟石头之间,选择站在鸡蛋的一方没错,是很对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警惕的是有一天鸡蛋变成了更大的化石,而到那时,它的非理性的破坏力可能会更强。所以今天,我仍然愿意以存在主义这种稍显过时的人生哲学和右派自由主义这种稍显政治不正确的社会哲学为自己的存在和选择打底。
评分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乐观的,反虚无的,反无意义的。长时间以来(直到现在),都有大量的不正确与不公平的观点对存在主义的谬读,使得该学派成为一种虚无与无意义的代名词。事实上,这种谬读的出发点在于一种消极的、静止的思维,只看到了存在主义的起点:“上帝不存在,初始的无意义”,而没有看到:“恰恰是因为上帝不存在,初始无意义,所以我们才要去创造意义”。
评分来访者揣着恶意来,受访者不能不应,这半本访谈录不读也罢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