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1569-1650),生于法国西部,8岁时被送到欧洲当时最有名的学校之一的拉夫赖公学学习。1616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639年,他用拉丁文写了他最著名的著作《第一哲学沉思录》。1644年出版了《哲学原理》,1649年出版了《论灵魂的激情》。
本书是笛卡尔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他的处女作。全书分六部分:一、对各门学问的看法;二、作者寻求该方法的几条原则;三、从该方法中引导出的几项行为准则;四、作者用来证明神的存在,人的灵魂存在的理由;五、作者研究过的一系列物理问题;六、作者认为一定要做哪些事情才能使自然研究更进一步,以及促使其撰写此书的理由。本书被公认为近代哲学的宣言书,树起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大旗。
从逻辑上由“我思”推导出“我在”,须得证明“思”的存在,进而证明进行“思”的本体的存在(在不引起宗教歧义的前提下,似可以称之为“灵魂”,为了与下文统一,或许可以称为“人格”),再推出承载该本体的实体存在(比如人的身体、桶中之脑的脑)。 在笛卡尔这里,灵与肉是...
瓦雷里写给纪德的信里说,《谈谈方法》很像是一部当代人写的小说。笛卡尔自己也在《哲学原理》的序言中说:“我希望读者首先要通读全文,就像看小说那样,不要过分地聚精会神。”——笛卡尔的这本小书在很多地方确实很像文学作品。如第一部分里讲到他四处游历,搜集经验的经历;在第二部分里,他被大雪围困在德国的一个小屋里,便靠着火炉开始思考哲学(德国诗人杜尔斯·格林拜恩将其扩写成组诗《关于雪:笛卡尔在德国》);第三部分结尾讲到自己隐居于荷兰的种种好处,“我可以享受各种便利,不亚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而又可以独自一人,就像住在荒芜人烟的大沙漠里一样”。
评分笛卡尔小心又可爱。
评分常读常新。所谓论证是不重要的,关键看背后的动机。笛卡尔只是展示自己的方法,再三告诫说并不是要别人模仿他。可惜,后人多善于模仿。
评分并不是「我思故我在」,而是「我思考,因此我是一个起作用的本体」。
评分平易近人,搞得我打算下一步开始慢慢看哲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