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海德格尔 哲学 存在主义 西方哲学 德国 Heidegger 德国哲学 路标
发表于2024-11-24
路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收有海德格尔不同时期的名篇。其中前五篇属于前期海德格尔的重要作品,如《现象学与神学》、《形而上学是什么?》、《论根据的本质》等,分别出版过单行本。后九篇为后期海德格尔作品,如《论真理的本质》一文,标志着海德格尔思想“转向”(Kehre)的开端;《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一篇,最明确地表现出后期海德格尔对于其前期思想的自我批判和反思,以及与现代生存主义(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自觉划界,亦被视为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完成的标志;而《面向存在问题》一文对后现代(主义)思想产生了卓著的影响,尤其是海德格尔在其中首创的“涂划法”,对于法国激进思想家雅各·德里达的“消解论”(deconstruction),有着直接的启发作用。 与后期海德格尔的其他一些著作相比较,我们可以说,《路标》一书最具有“学术性”——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海德格尔的其他作品算不上严格的思想著作;我在此所谓的“学术性”,是指《路标》一书中的文章在形式上( 论题、文风等)相对而言更加近于西方传统学术的讨论风格。《路标》的论题几乎完全是哲学史专业的题目。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巨匠的讨论,或专题,或兼论,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德国古典哲学家莱布尼茨、康德和黑格尔,及至与海德格尔同时代的欧洲现代哲学家,如雅斯贝尔斯和萨特尔等。显然,海德格尔把这十四篇不同时期的文章汇集在一起,是有其专题设计的意图的。 这个专题,海德格尔已经在“前言”中明言:本书意在让读者体察到一条“通向对思想之实事的规定的道路”。所谓“思想之实事”乃是“存在” (Sein)。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把他前期的奠基之作《存在与时间》称为“路标”,实即因为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重新提出了“存在问题 ”,确立了他毕生思想的这个唯一主题。主题是唯一的,思想之路以及路上的风光却是多彩的。
海德格尔是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本书是他晚年自编的论文集,汇集了海德格尔自1919年至于1961年间所出版的重要文章14篇,特别可以呈现海德格尔在近半个世纪的思路历程。在此书中,读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到海德格尔本人的存在思想之进程和海氏对西方“存在历史”的独特的清理、批判。本书书名亦已明示,它包含了海德格尔在“存在”问题之追问的道路上的各个标记——“路标”。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 - 1976)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尔、康德等人的著作,把他们的问题转变为关于存在的问题。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未完手稿《存在与时间》。据说,当这本书送到教育部审查时,部长的评语是“不合格”。但就是这样一本被官员判定为不合格的书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胡塞尔,任弗莱堡哲学讲座教授。纳粹运动兴起后,他参加了纳粹党,并于1933年4月-1934年2月任弗莱堡大学校长。因为他与纳粹的这段牵连,1945-1951年期间,法国占领军当局禁止他授课。海德格尔对于他与纳粹的关系,似乎也没有多少反省,他在1952年出版的《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还说,国家社会主义“这个运动的内在真理与伟大之处”。海德格尔与纳粹之间的联系,在西方哲学界和新闻界多次成为热门话题。尽管海德格尔参与纳粹运动是他的历史污点,但不能因此说他的哲学就是纳粹思想的反映。后来的反纳粹的存在主义者也能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和鼓舞。这些事实表明,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的思想往往要比他在某一阶段的政治观点有更远的意义。海德格尔后期讲授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及莱布尼茨、尼采等人的著作,研究语言、艺术(诗)以及技术等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著作和讲稿之外,他的主要著作还有:《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现象学基本问题》(1923年讲稿)、《真理的本质》(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技术与转向》(1962年),还有一些从他的观点研究哲学史的著作,对赫拉克利特、康德、尼采的研究最为精彩。《海德格尔全集》现已出版65卷,尚未编完。
本书颇有夫子自道的意味~前期海德格尔主张存在就是时间,但是在追问的过程中,海德格尔意识到利用解构的方式,追问到最后存在就是无,同样是“无”,那么为什么存在成了存在,而无就是不存在呢?海哥用存在问题重新审视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康德的哲学体系,认为他们都意识地隐藏了从“无”到“存在”的跨越。虽然后期海德格尔哲学的出发点是对“无”的追问,但是海德格尔对自己与虚无主义的关系有明确的辩解,虚无主义走向的是深渊,而“无”召唤我们来到的是洞穴之上的世界。语言、诗都是存在的家园,就像笛卡尔知识树的根扎根于土壤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萨特说的去做的存在先于本质并不人道主义,真正的人道主义是沉思之严格,道说之细心,词语之节约。(Εν,Λόγος ,ιδέα ,φύσις,αλήθεια
评分哲学史系列中最简单的一本,但还是难以理解
评分你必须得满足我的收藏癖
评分买这本书的时候在西安小寨的汉唐书城邂逅译者孙周兴啊,当时我在翻阅此书,孙周兴和一个女人(他的女秘书?)路过,与我交谈。听了我的自我介绍,还邀请我考他的研究生。呵呵,好久前的事情啊。
评分智慧老鸭汤
本书的阅读时间跨度很长,一开始只隐约读懂了《柏拉图的真理学说》和《论真理的本质》,随后在《存在与时间》的背景下又重读了一遍前者,印象更加深刻;而今又拿出来读,当时没读懂的《形而上学是什么?》现在有些理解了。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看法,也更加震撼其中的思想。 在《...
评分读书笔记2: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1930年) 摘要:《论真理的本质》这篇论文的核心观点是:真理的本质是自由,而自由自行揭示为让存在者存在,即参与到存在者本身的解蔽过程中去。但是自由本身源起于真理的原始本质,源起于在迷误中的神秘之运作,被遮蔽者的遮蔽(the co...
评分1.倘若反驳一个概念A,海氏通常不会直接指出其矛盾或修正其论点,而是指出看似无前提地不言自明的A的一个更源始的发端B(“解构”),并在B的平面上以全新的概念库构筑一个完全特异的语境或体系。而概念A及其话语体系由此也不攻自破。 2.由于海氏的语境完全建立于一个根本不同...
评分1.倘若反驳一个概念A,海氏通常不会直接指出其矛盾或修正其论点,而是指出看似无前提地不言自明的A的一个更源始的发端B(“解构”),并在B的平面上以全新的概念库构筑一个完全特异的语境或体系。而概念A及其话语体系由此也不攻自破。 2.由于海氏的语境完全建立于一个根本不同...
评分1.倘若反驳一个概念A,海氏通常不会直接指出其矛盾或修正其论点,而是指出看似无前提地不言自明的A的一个更源始的发端B(“解构”),并在B的平面上以全新的概念库构筑一个完全特异的语境或体系。而概念A及其话语体系由此也不攻自破。 2.由于海氏的语境完全建立于一个根本不同...
路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