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英時,安徽潛山人,1930年生於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讀於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從錢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先生,獲博士學位。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律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颱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漢代中外經濟交通》、《曆史與思想》、《史學與傳統》、《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曆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士與中國文化》、《方以智晚節考》、《論戴震與章學誠》、《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鬍適》、《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兼論他的學術精神與晚年心境》、《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現代儒學論》等。
本書是關於宋代文化史與政治史的綜閤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宋代士階層不但是文化主體,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體,過去的史學界對此也已或隱或顯地有所察識。怎樣將這一論斷建立在可以客觀檢證的曆史事實之上,纔是專業史學的本格任務。所以宋代士大夫的思維結構與行動模式在這部研究中占據瞭軸心的位置,本書副題主要即取義於此。
朱熹生平所在南宋1130-1200年,历高宗、孝宗、光宗三代。余英时谓之“后王安石时代”。 朱陆等儒生对孝宗同行“恢复”大业之切切期盼,堪比百余年前王安石之于神宗,然试图重建人间秩序之因未长出“得君行道”之果。千载之机只在年少锐意的神宗,却未掌于生在“靖康之耻”,长...
評分历史读得入了味儿,那历史便宛如真的活了。当然不是恐怖片里的起骸骨于泉下、冥界奇兵,而是历史事件与人物得以进入你的想象域。人不会联想到一种他从没见过的东西,再次感慨,宋朝怎么才进入我的生活。于是今世周遭与前尘往事建立联系,尽管有时只是一种不恰当的比附。 ...
評分真不知这书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评价。大概是一部部地拿理学家文集和经注认真研读下来的比较少吧。如果真正深入阅读理学家的著作其实会发现他们虽然对君权有限制,但任然个个都忠于君主、维护纲常名教。而余氏写这部书的用心,则是千方百计地论证理学是“虚君政治”,好像理学对接...
評分朱熹生平所在南宋1130-1200年,历高宗、孝宗、光宗三代。余英时谓之“后王安石时代”。 朱陆等儒生对孝宗同行“恢复”大业之切切期盼,堪比百余年前王安石之于神宗,然试图重建人间秩序之因未长出“得君行道”之果。千载之机只在年少锐意的神宗,却未掌于生在“靖康之耻”,长...
評分历史读得入了味儿,那历史便宛如真的活了。当然不是恐怖片里的起骸骨于泉下、冥界奇兵,而是历史事件与人物得以进入你的想象域。人不会联想到一种他从没见过的东西,再次感慨,宋朝怎么才进入我的生活。于是今世周遭与前尘往事建立联系,尽管有时只是一种不恰当的比附。 ...
餘英時這部《硃熹的曆史世界》,至少從形式上,想要突破思想史觀念史,注重概念,而不重視政治的偏嚮,因此這部書中對於自北宋至南宋一係列則士大夫從政的曆史一一列舉齣來。但是,這部書頂著名頭是硃熹研究,那麼這本書就不可能僅僅是宋代士大夫研究,而且還是理學士大夫的從政史,但是仔細閱讀後,就發現餘英時將理學士大夫拉入到政治世界,其實真正從政的理學士大夫仍不過是二程到硃熹、葉適、陸象山等幾個人而已,但是他們在政治上並沒有太過亮眼的錶現,反而是他們的政敵,無論是王安石,還是南宋的官僚集團,錶現要更為有特色一些,結果本書大部分篇幅都在論證王安石的緻用和南宋官僚對於理學士大夫的迫害。思想史寫成政治史,這也是餘氏的思想史風格瞭,政治鬥爭,皇權禪讓,都成瞭思想概念詮釋的中心。本書的最後四分之一都是硃熹死後的曆史。
评分歸納總結,重現曆史情境。做的是法證的工作呀。
评分: D691.42/8946
评分嚴謹精緻但缺乏條理和結論
评分不在那些哲學史、思想史的框框裏。最後三篇附論好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