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妮弗·内格尔(Jennifer Nagel),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研究方向集中在知识、信念以及我们追踪自己和他人这些状态的能力上。另从事当代心理哲学研究,对元认知和心理状态归赋有特别的兴趣。研究兴趣还涉及认识论的历史,包括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及古典的印度传统。她的大部分研究借鉴来自认知科学和实验哲学的经验发展,以此解决知识论和心理哲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人类天生渴望知识。但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它和纯粹的信念有何不同?在你声称知道某件事之前是否需要能够为其辩护?哲学上关于这些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本书不仅考察了哲学传统中的经典知识论问题,也对由现代逻辑学、语言学和心理学发现而衍生出的新的理论难题作了细致清晰的概述。从相对主义到怀疑论,再到互联网资源的可靠性,内格尔援引日常案例来解释知识论的关键主题和论争,说明我们是如何在理解知识之路上取得进展的。
(此文为原书序言,原文无标题) 从理知时代起,人们就开始反思知和知识的性质,且不说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也都有关于知的深刻思考。当然,直到近世,知识论才形成一个学术分支,在分析哲学学统那里,知识论又围绕某些特定的视角和问题展开。本书...
评分 评分牛津通识系列丛书是一套知识普及类读物。作者通常是领域专家,他们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引领读者进入一个论题。这与“大家小书”的概念颇相契。哲学类读物于其中占有不少比重。既有以哲学家为主题的:尼采、哈贝马斯等;也有以议题为线索的:形上学、伦理学等;或是聚焦于更具...
评分我们知道多少?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评分好书好译。好奇强硬不变论的细节。感到自己很明显地偏好外在论。可惜没有讨论我很感兴趣的自我知识
评分#购于三联韬奋# 我们应该认真地把知识同真理区别开来,后者是广泛的、公正的,不具有任何含糊性或不确定性。而知识则总是有限的、有偏见的、容易错误的和被怀疑的。知识由于针对着真理,便做出了关于存在的断言;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每一关于存在的断言至少都是依据于动物信仰的。因此,信仰蕴含在之中,由于这个原因,知识绝不会具有柏拉图和笛卡尔断定它有的那种确定性、自信性和不变性。这些崇高的各种性是辩证法和直觉专有的,辩证法和直觉只研究本质,但知识是对真理的追求。
评分开阔思路,很喜欢哲学家们各种刁钻的角度和想法以及各种超越常识的案例和思想实验
评分作为最具“智性”的哲学主题,当被发现对“知识的本质”的知识如此匮乏时,由知识建构出的文明基础其实是很脆弱的(此颇具有怀疑论的倾向)。知识论演进长河中,每条进路无不面临着困境,但也存在着转折的可能。与陈嘉映所强调的“自我认知”不同,或更为重要的是“群体性认知”,其过度的“对象化”更值得警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