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思想史

事件思想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阳,生于杭州,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现代西方文论与后理论研究。出版个人学术专著7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多项省部级课题。荣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一等奖、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上海市社科新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第八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以及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美学)等荣誉奖项。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访问学者。

出版者:
作者:刘阳
出品人:
页数:500
译者:
出版时间:2021-5-10
价格:11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7601145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事件思想已成为当今极具影响的人文学主题。本书通过精读大量文献,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事件思想在欧陆内外与东方的丰富发展历程,追踪其各种前沿进展,考察这一思想谱系的深层机理与内在张力,揭示它与语言、伦理和后理论的关系,以及在创作、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实践前景,图绘了当代文论中一个新生长点的学理地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作者:陈龙 正如法国哲学家阿兰·巴丢所言,“事件”乃当代西方思想家的“共同术语”。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西方思想界的整体面貌,也引发了汉语学界日益浓厚的兴趣。依西方众哲人之见,“事件”的出场直指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即所谓的“本体—神—逻辑学”(onto-theo-logy...  

评分

评分

评分

Mark以扎实的论述开拓出一个新的学术域,凭这一点就已成功了。虽然是从尼采开始,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事件的奠基也在书前得到了说明,对范式革命与事件联系的分析也富新趣。或许前面起源部分还可提一下斯多噶,虽然德勒兹部分已交代,可能这是从德勒兹独特视角看到的源头?...  

用户评价

评分

论据材料都非常新,居然在P1上就看到了2020年的重要事件哲学文本~~

评分

用事件来联后理论,写得有创意。如果真能联成,应该是一个突破了。说解构成了运动后削弱了解构理论的事件性,也挺有意思。

评分

对事件的关注思考本身其实就是现代人处境的一个写照,古人的自然法的稳定世界图景已完全不存在了,而且越来越激烈地产生着争执和分裂。这种情境只能逼迫人去面对而不可能消除那种偶然性、不稳定、新异的突发事件,这个“处境”首先就提示了要理解它,最好的进入方式便应该是语言论以及它自身内部的裂缝,与此同时它最终也必然事关伦理实践上的操作,因此也不可避免会涉及他者、行动、日常,而在这两个问题之外的另一个关注点则落到了文学上,情感、阅读、写作在这样的情境中也要求着使用事件的分析作为方法来解释,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整体性论说。有几个点值得注意,一是关于事件思想的谱系相当完整地呈现了不同的维度,从欧陆到英美乃至东亚都有详述,二是最后还落到了教育实践,这可能促使一些东西真的动起来,开辟出一种拒绝凝滞、重复惯性的方法。

评分

花了大半个月翻完,理论前沿,资料丰富,对事件进行了多维度的阐释,是进入事件哲学不能错过的一本好书。

评分

对事件的关注思考本身其实就是现代人处境的一个写照,古人的自然法的稳定世界图景已完全不存在了,而且越来越激烈地产生着争执和分裂。这种情境只能逼迫人去面对而不可能消除那种偶然性、不稳定、新异的突发事件,这个“处境”首先就提示了要理解它,最好的进入方式便应该是语言论以及它自身内部的裂缝,与此同时它最终也必然事关伦理实践上的操作,因此也不可避免会涉及他者、行动、日常,而在这两个问题之外的另一个关注点则落到了文学上,情感、阅读、写作在这样的情境中也要求着使用事件的分析作为方法来解释,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整体性论说。有几个点值得注意,一是关于事件思想的谱系相当完整地呈现了不同的维度,从欧陆到英美乃至东亚都有详述,二是最后还落到了教育实践,这可能促使一些东西真的动起来,开辟出一种拒绝凝滞、重复惯性的方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