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

恐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弗兰克·菲雷迪(Frank Furedi)

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至今在其领域内耕耘,被学界内外赞为最活跃的社会学家,著述颇丰,《恐惧文化》《恐惧政治》《知识分子都到那里去了?》《偏执狂父母》等。

【译者简介】

吴万伟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自2005年起就持续将菲雷迪的文章、著作翻译引进国内。

出版者: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英)弗兰克·菲雷迪
出品人:联合读创
页数:304
译者:吴万伟
出版时间:2019-12
价格: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963439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社会学 
  • 社会 
  • 情绪 
  • 弗兰克·菲雷迪 
  • 社科 
  • 文化研究 
  • 2019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人类基本自由之一便是“免于恐惧的自由”。

20年间,菲雷迪教授关于“恐惧”的预言不断被验证。如今,雨林焚毁带来的末日言论,疫苗接种安全事件后的社会阴影,“经济严冬”下的人心惶惶,极端势力不断扩大的威胁……

在这越来越疯狂的世界,菲雷迪教授再次探讨“恐惧”:去伪存真,我们还有光明之路可选。

译为11种文字全球畅销,国际社会学家弗兰克·菲雷迪,看透深陷混乱和恐惧的当代,引领我们走向更多安全的未来。

-

【编辑推荐】

还没有一本书能如此体贴地引领我们看透这能让世界瞬息万变的新生力量

★ BBC、CBS、卫报、尖刺、华尔街日报、每日邮报、金融时报、哈佛商业评论、纽约时报联合推荐

★ “毫无疑问,菲雷迪是英国、欧洲乃至世界上最为领先的知识分子之一。”

★ 精准翻译,学者对学者,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吴万伟译注

-

【内容简介】

22年前,弗兰克·菲雷迪的《恐惧文化》(Culture of Fear)一书问世,随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为书中超前的观点震撼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超前的观点得到了印证。

现在,菲雷迪认为有必要再次出发,探讨“恐惧”的命题。

在新书《恐惧:推动全球运转的隐藏力量》中,菲雷迪将过去的恐惧和现在的恐惧联系在一起,探讨在我们被训练得相信人类社会面临的危险和威胁是不可估量且失控的这一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恐惧又是如何在当今社会发挥作用的,以及谁在这种恐惧文化中受益。但最重要的是去伪存真,这种恐惧文化并不能无限地持续下去,正如书中所说:“人类必须被定义为脆弱的生物吗?我们必须心怀恐惧吗?一旦提出这些问题,我们就已经走在了本能地意识到还有其他选择的光明之路上。”

-

【媒体评论】

毫无疑问,菲雷迪是英国、欧洲乃至世界上最为领先的知识分子之一。

——《伦敦书评》

弗兰克·菲雷迪是人文领域内最有趣的思想家。

——《悉尼先驱晨报》

从国际上来说,肯特大学荣誉教授弗兰克·菲雷迪是最多产、最活跃的英国社会学家。

——《英国社会学协会》

-

【名人推荐】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阅读他(弗兰克·菲雷迪)在英国《尖刺》杂志上的专栏文章……他相信,对恐惧运作方式的理解能够鼓励我们养成更加积极的态度,帮助我们走向较少恐惧的未来。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吴万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从空无一人的武汉长江大桥,到人群稀疏的北京地铁,这个冬天,整个中国都因瘟疫笼罩在一种巨大的恐惧之下。 瘟疫,在人类历史上从来都不是稀客,可即便人类曾经历过数次规模巨大的瘟疫,在2020年,科技与医疗都得到极大发展的今天,人类对瘟疫的恐惧心理依然不减。 波兰社会学...  

评分

以往任何时代都有迷茫,唯独现今最甚。在适应了农业社会几千年后,人们突然间一脚踏进工业社会,一切都是新的。 恐惧如今已经渗透到生活细节,内化到每个人下意识中。 国内公众号文章没个感叹号、致癌风险,已经没人看了;国外也没好哪去,各种研究证实你家小孩可能死在你前面...

评分

很多世纪以来,对未知和未来的恐惧一直是社会恐惧文化脚本的核心议题。很显然,尽管启蒙思想家以及乐观主义的评论家表达了希望,但是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仍未被克服。事实上,当前的舆论引导者、科学家、政客在谈到将来时,经常一致地传达出耸人听闻的恐惧语气。 针对未来的恐惧用...  

评分

以往任何时代都有迷茫,唯独现今最甚。在适应了农业社会几千年后,人们突然间一脚踏进工业社会,一切都是新的。 恐惧如今已经渗透到生活细节,内化到每个人下意识中。 国内公众号文章没个感叹号、致癌风险,已经没人看了;国外也没好哪去,各种研究证实你家小孩可能死在你前面...

评分

以往任何时代都有迷茫,唯独现今最甚。在适应了农业社会几千年后,人们突然间一脚踏进工业社会,一切都是新的。 恐惧如今已经渗透到生活细节,内化到每个人下意识中。 国内公众号文章没个感叹号、致癌风险,已经没人看了;国外也没好哪去,各种研究证实你家小孩可能死在你前面...

用户评价

评分

恐惧是最易于用来操纵人的工具了吧,若将免于恐惧的安稳作为目标,又将理性和勇气当做可笑的事,剩下的无非就是在等候命运的施舍中度过一生。 “必须创造安全,而不仅仅选择安全”

评分

对恐惧视角的分析还算透彻,但方案依旧笼统。宣扬启蒙价值观的复兴似乎只能成为一种精神感召,在强大的时代浪潮里大概率最终变成一滴偶尔跳起的水花。恐惧文化的形成是因为人们让渡了对个人理性的自信,重新宣扬捡回个人理性本质上是让泼出去的水再收回来。当然该方案对读完这本书的具体个人或许有一定意义,只是我比较怀疑在社会层面上是否能奏效,尤其是咱们这儿,本来就没啥启蒙历史资源可以追溯。人家努力了400年才让盆子里有水可倒,咱怎么让从来没水的盆子里充满水?这是一个问题。

评分

被操纵利用的恐惧,愈发丢弃的道德审慎心。

评分

评分

对恐惧视角的分析还算透彻,但方案依旧笼统。宣扬启蒙价值观的复兴似乎只能成为一种精神感召,在强大的时代浪潮里大概率最终变成一滴偶尔跳起的水花。恐惧文化的形成是因为人们让渡了对个人理性的自信,重新宣扬捡回个人理性本质上是让泼出去的水再收回来。当然该方案对读完这本书的具体个人或许有一定意义,只是我比较怀疑在社会层面上是否能奏效,尤其是咱们这儿,本来就没啥启蒙历史资源可以追溯。人家努力了400年才让盆子里有水可倒,咱怎么让从来没水的盆子里充满水?这是一个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