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研院院士王汎森先生部分重要文章的结集,共可分为四部分。一是作者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的感想,对学术界动向特别是历史研究领域问题的观察和思考,这被作者以“天才为何成群地来”为总结,并作为本书的书名。二是演讲稿《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和《再谈假如我是一个研究生》,作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谈了他认为一个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学些什么,做些什么,注意什么。三是作者对自己的几位老师,包括余英时、牟复礼、杜希德等的回忆文章。四是作者几次接受访谈的记录。
---------------------------------------------------------------------------------------
【编辑推荐】
如果没有人文,我们只有“生存”,没有“生活”。
每个时代的文明都是多元力量或多元价值竞逐的状态。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之一,恐怕就是动物不需要历史感,而人类需要。
王汎森以近现代的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研究闻名,比起《权力的毛细血管》、《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等论著来说,《天才为何成群地来》看上去似乎学问不大、价值也不怎么高。这部作品主要集结王汎森历年在《南方周末》等刊物上发表的杂文,一些学术演讲、访谈,另有一些...
集中好多篇都曾在手机或电脑上读过,所以读罢此书,最感慨的还不是王院士的内容,而是其文字,作为一个研究明清以后思想史的学者,行文用语如此清爽简明,毫不枝蔓,实在是厉害。作者谓余英时先生写作乃“冰山一角”,此语正可形容他自己。
评分集中好多篇都曾在手机或电脑上读过,所以读罢此书,最感慨的还不是王院士的内容,而是其文字,作为一个研究明清以后思想史的学者,行文用语如此清爽简明,毫不枝蔓,实在是厉害。作者谓余英时先生写作乃“冰山一角”,此语正可形容他自己。
评分王汎森,中研院院士。本书其实是随笔集,内容涵盖了人文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的发展走向,自己求学和研究的历程,以及对于思想史研究的一些思考。这些文章,不止是他撰写的,还有他的演讲和访谈,从内容形式来说还是比较多元的。当然,这些文章因为篇幅有限,不可能像是论著一样展开讨论,但是从内容和观点来说,其实已经比较丰富了。从阅读角度来看,因为照顾题材,王汎森不可能就专门的议题展开讨论,而是往往点到即止,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抛出即可,而不是深入加以论证。从这种文章中,能看到他的观点,这些观点未必是论证过的,所以使用的时候还需要小心。但是,我还是喜欢读这种文章,毕竟比较轻松,而且想法有对有错,交流起来也更方便。如果是研究论著,就往往是演讲一样,容不得插嘴,更没有交流了。天才为何成群结队,因为要革命啊。
评分没啥干货,大量内容只是随口闲谈。我被书的塑料封皮骗了,买之前没法翻看内容。一言以蔽之,干货才是书的良心。
评分集中好多篇都曾在手机或电脑上读过,所以读罢此书,最感慨的还不是王院士的内容,而是其文字,作为一个研究明清以后思想史的学者,行文用语如此清爽简明,毫不枝蔓,实在是厉害。作者谓余英时先生写作乃“冰山一角”,此语正可形容他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