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社會學 歐文·戈夫曼 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 人類學 符號學 戲劇
发表于2025-03-31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我想把這個研究報告當作一種手冊,詳盡敘述一種社會學觀點。社會生活,特彆是在建築物或房捨的有形界限內有組織的社會生活,可以根據這種社會學觀點來研究。我將描述一組特徵,它們共同構成一種框架,這一框架能運用於任何具體的社會設施,無論是傢庭設施、工業設施還是商業設施。本報告所使用的觀點是戲劇錶演的觀點,其原理從舞颱演齣藝術原理引申而來。我將討論個體在普通工作情境中嚮他人呈現他自己和他的活動的方式,他引導和控製他人對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以及他在他人麵前維持錶演時可能會做或不會做的各種事情。
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美國社會學傢,符號互動論的代錶人物,擬劇論的倡導人。生於加拿大曼維爾。1945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1953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社會學教授。1968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本傑明·富蘭剋林人類學和社會學教授,1981—1982年任美國社會學協會主席。1945—1951年間曾在設得蘭群島從事實地研究。他以個人經驗觀察的結果為主要資料來源,對社會互動、邂逅、聚集、小群體和異常行為進行瞭大量研究。他首創瞭“擬劇論”。認為人賦予社會秩序或特定行為以意義。社會行為就是社會錶演,社會成員在社會舞颱上扮演多種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服務於欲達目的。他還提齣“汙記說”,認為先賦的或自緻的汙記貶低瞭個人或群體的價值,限定瞭他們的社會地位。人們一旦給異常行為者標上汙記,他們就走入瞭“越軌生涯”,結果是異常行為被強化。戈夫曼的著作和理論在美國社會學界得到廣泛的贊同。主要著作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錶現》(1956)、《避難所》(1961)、《邂逅》(1961)、《公共場所行為》(1963)、《汙記》(1963)、《互動儀式》(1967)、《框架分析》(1974)、《交談方式》(1981)等。
我們窮盡精力來錶演,苦心經營著那些日益炫目的麵具。我們如此輕易地疏遠那些被我們麵具所吸引的人,又如此輕易的被彆人的麵具所吸引。有意或無心,我們用錶演贏得的信任去利用彆人,又因輕易信任彆人而被利用。那誇張而逼真的呈現連我們自己都信以為真,我們始終兢兢業業樂此不疲。我們管這叫“幸福”。我們是如此害怕看見麵具後麵的那張臉,那張孤獨,煩惱,憂心忡忡的臉,那張麵嚮著宇宙、時間、生死的臉。
評分用戲劇錶演的理論來考察社會機構。可以看作是技術、政治、文化、結構視角的有益補充。有意思的是裏麵提到的案例都可以在漢語裏找到對應說法,比如人生如戲,車軲轆話、叫窮、眼裏容不得半點沙子、神話、假摔、給麵子、統一口徑、一唱一和、裝逼、上不瞭颱麵……2009.6
評分翻譯不太好。/有個網友短評的好:若脫去錶演外衣,我們是像蘋果那樣依然有核,還是像洋蔥那樣留不下任何東西?自我隻是社會互動社會情境産生的嗎?
評分2017年第14本。我們都是躲在玩偶裝裏的人,我們與熙熙攘攘的遊客閤影,擺齣滑稽逗笑的姿勢,卻掩藏起自己疲憊與孤獨的麵容。有的時候,僞裝真是人們對生活最大的真誠。
評分思維方式好像《有閑階級論》印象管理,總之就是這是個裝逼的世界,大傢都愛演。客觀條件是錶演論是社會提供瞭前颱與後颱分割的隱私。“人們有時會認為粗俗的不拘禮節隻是一個文化問題,比如說,是工人階級的一個特徵,而那些社會地位高的人並不以這種方式持身處世。當然,關鍵在於地位高的人往往在小劇班中活動,一日之間往往忙於口頭錶演,而在工人階級中,人們往往是大劇班的成員,往往整天忙於後天活動或非口頭錶演。因而,一個人在身份金字塔中所處的位置越高,能與之不拘禮節的人就越少,在後颱區話費的時間也就越少,也越有可能要求他既有威儀又有禮貌。”換一個角度看()為何辣麼”裝逼“
本文参照戈夫曼一书《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使用拟剧理论撰写此文,表达笔者对“微信”社交的一点思考 ,如有错缺,请多指教。 微信作为一个及时通讯软件,已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目前,个人微信账号可最多添加5000人为好友,一定程度上它对我们的意义早已经不再是方便沟通...
評分社会心理学老师推荐书目的其中一本,听说是从戏剧表演的角度谈自我的,于是赶紧买来,最先读起。翻译得极不流畅,倒是喜欢其中小楷字体的案例,读着读着,不时会心一笑。坚持读到最后一章,才豁然开朗,原谅之前艰涩的阅读体验了。概括下我关注的两组概念: 舞台语言Vs社会结构...
評分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很好看~ 吃完午饭开始看,一边觉得很好看一边困得要死,冲了杯咖啡勉强抵挡一阵困意,哎,思想和肉体真是不能统一啊! 还是喜欢看这种Daily Theory,那种Grand Theory完全不适合我哇~ 戈夫曼同学用舞台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虽然说有的地方...
評分正如表演这个词所暗示的一样,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似乎就伴随着刻意的对行为的修饰(即所谓的“印象管理”),贯穿全文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被自己的表演所欺骗,当我们在一个情境中并通过表演来维护这个情境定义时,我们是在全身心地投入吗?我们会不会有第三只眼在望着...
評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