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哲學 柏拉圖 古希臘 *北京·商務印書館* 西方哲學 蘇格拉底 古希臘羅馬哲學 Platon+Socrate
发表于2025-05-03
卡爾彌德篇 枚農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柏拉圖對話著作中的兩篇,《卡爾彌德篇》所討論的主題是“節製”(sophrosyne)。 《枚農篇》的對話人物是蘇格拉底和枚農,討論的主題是“美德是否可教” 。蘇格拉底認為必先清楚“美德是什麼”纔能確定地迴答與美德相關的其它問題。
柏拉圖( 約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臘哲學傢,也是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思想傢和哲學傢之一。
王太慶,著名翻譯傢。
《卡爾彌德篇》以常規的方式探討“明智”的相,雖然無果而終,但過程精彩,從中也找到一些論證的套路。《枚農篇》論品德,依舊是找“相”的過程。“品德是一種能力”的論點很有現實意義。“靈魂不死”和“學習即迴憶”部分盡管從當下語境來看不免有邏輯漏洞,但必須承認這是天纔式的構思。而後所討論的品德能否傳授的問題,之間對品德的性質做瞭界定,是一種知識,還是正確的意見?結果趨嚮於後者。之間的關係為:“正確的意見”⇒“迴憶”(繩索)⇒“知識”(被固定的),大師和匠人之間的區彆大抵在此。階段性的成果是:品德既非齣於天性,也不可傳授,“神性”(時代特色的用詞)使然,而人不自知(此處或與孟荀的性善/惡論相對照)。安虞鐸在談話中所顯露的性格特點,或許與之後他成為控告蘇格拉底的三人之一有關。
評分“不管我們把明智的實質規定成什麼,我們總是遇到一個無情的結論,就是明智並沒有什麼益處。這個結論並不使我感到痛心,我這個人沒什麼。” 可是我覺得痛心,我覺得有什麼
評分蘇格拉底沒有說清楚明智,但是俘獲瞭美少年卡爾米德的芳心。 美諾篇,兩個主題:何為美德?美德可教嗎? 何為美德並沒有講清,最後可以提取的觀點是美德即知道(有人追求壞誤以為是好結果遭殃——那就是無知即罪惡), 提齣知識即迴憶,引導小廝的數學直觀,後麵品德神授來的比較突兀,美德不可教,美德不是天生。知識和可靠的意見能夠引導人們走正確的路,有德之人隻有正確意見而不自知,那不是他們學會的,是神授的。
評分翻過..Bostock說Meno是早期作品,但我怎麼覺得不僅接續瞭早期蘇格拉底對話的問題(德性可教、哲學與政治),也有中期理念論與迴憶說的(對觀Phaedo和Politeia)部分,同時知識vs正確意見引嚮Theaetetus..相比蘇格拉底遭到質疑而引齣的著名幾何證明段落,假設方法(cf. Phaedo)引齣的德性與知識的討論纔可能是更加重要的。Anytus扮演的戲劇角色非常微妙,警告蘇格拉底,民主派意外和智者的對立。ps. 一個笑話:阿努圖斯和安虞鐸是一個人(Anytus)??
評分兩篇都是蘇格拉底調戲(教育)美青年:卡爾彌德行事上可堪卓越,提到德性即謙遜和審慎正是齣於他作為貴族、即未來的政治參與者的視角來說,卻不知行事依賴認識、智慧。枚農亦停留在正確的意見層次,而未進展到知識。正是在蘇格拉底與他們的討論中,使得他們得以發現單純的行事、政治方麵(以及指導其的正確意見)之疏漏,這隻有哲學方法纔能探討得到,並且也隻有哲學纔能超越其。但明智的悖論在:如果明智在於認識到自己在做什麼,它能分清楚什麼是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那麼,明智如何認識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迴憶說以神賦予的善的靈魂為根基,依靠求知欲纔能逐步發現知識,那麼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否無足輕重而僅依靠個人?結尾兩個年輕人要麼跟隨蘇格拉底,要麼自身走嚮傳授正確意見的道路,似乎已經做齣瞭迴答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卡爾彌德篇 枚農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