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的《裴洞篇》通過蘇格拉底的學生斐洞的迴憶講述蘇格拉底臨刑前一天的言行。蘇格拉底與朋友和門徒進行靈魂不朽的談話,從容度過瞭生命的最後時光。談話主題涉及到瞭自殺問題以及對靈魂存在的證明。
1.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既然一辈子只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那么当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倒烦恼了,岂不可笑? 2.和肉体一起去寻找智慧,肉体是帮手还是阻碍?人的视觉、听觉真实可靠么? 3.如果一切东西都有相反的一面,这些东西是不是...
評分當楊絳的斐多出版時,有文章曾討論為何楊絳挑了斐多來譯。當看完楊絳的走到人生邊上,回頭再看斐多,便明白多了,一個智者在人生晚年在思考生與死的問題。在走到人生邊上,楊降認為人有靈魂,但她並沒有得到蘇格拉底靈魂不滅的結論,她只是說靈魂是否不滅,可以是問題。蘇格拉...
評分 評分柏拉图说:哲学家就是练习死亡。这个死亡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死亡,而是指灵魂相对于身体的自由。 练习死亡,和柏拉图的二元论有关。其实是脱离身体的束缚,让灵魂自由,思想自由。 练习死亡,其实是准备迎接“天国”。柏拉图哲学和天主教的提二元论极其相似,所以很快一拍即...
譯注還是要加把勁吧(´・_・`)關鍵段落抓一段錯一段。
评分他總是狡黠地鋪設好進路,等待發問的開啓。從靈魂不死到靈魂不朽,還顧慮周全得為防止自殺而強調在世對靈魂的養護,最後勾勒一幅美好畫捲從容而去。
评分譯注還是要加把勁吧(´・_・`)關鍵段落抓一段錯一段。
评分在蘇子的微笑和裴多的哭泣背後隱藏著的柏拉圖。
评分比《會飲》更精彩,更流暢,更玄妙,更深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