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裴洞篇》通过苏格拉底的学生斐洞的回忆讲述苏格拉底临刑前一天的言行。苏格拉底与朋友和门徒进行灵魂不朽的谈话,从容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谈话主题涉及到了自杀问题以及对灵魂存在的证明。
读完杨绛先生翻译的柏拉图对话《斐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已经好几天了,但似乎头脑中始终都无法摆脱那个情境:苏格拉底即将在傍晚饮下毒药的那一整天,他都在与弟子和朋友们谈论哲学,重点则在于人死后灵魂是否还存在的问题,其他的还有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最...
评分这个版本的《斐多》是双语版的。 如果你翻译一本书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选择,那么这本书一开始就和你的精神有了契合之处。世纪老人杨绛是睿智的,已经去世了2000多年的苏格拉底也是相当睿智的。能从他人的转述中想见他思想的深邃和立论的高扬。 学哲学的人应该不怕死,因为他...
我们还欠阿斯格雷彪一只公鸡
评分苏格拉底的最后时刻。很多地方和佛陀的教义的相通的。
评分大半论生死、论灵魂,结尾描述那个理想的死后(形而上)世界,却充满诗意。从今人角度看来,论证确可推敲,然其千年来为哲人指明的道路是无可抹煞的。
评分一开始还想笑“苏格拉底的诡辩哎哟喂”,嗯我差点忘了这是临死前与友人的申辩,读到最后描述那个大地的景色时完全震住了,合上书的时候想哭!!!
评分在读这一本的途中,正巧碰到一本小书《哲学家死亡录》,一起读更添趣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