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是南宋硃熹和呂祖謙編訂的理學入門書和概論性著作。它選取北宋理學傢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4人語錄622條,分類編輯而成。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參校茅星來集注本,也參考瞭葉采本與張伯行本,隨校隨改,未齣校記。注釋重在指明語言齣處或理論淵源,有義理難明者指明義理。有關義理闡釋,盡可能藉助硃熹、葉采、茅星來、江永、張伯行等舊解,舊解無法藉助則自加解說。翻譯不是字句對譯,以明理為準。此本共623條,多齣的一條,乃前人錄白楊伯岩本,即第五捲最後一條。
看的是kindle的公版书,整个看完之后收获并不大,可能和看的是原文并没有注释有关系。 感悟最深的应该是2.10: 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伊川先生谓方道辅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到也。求入其门不由经乎...
評分看的是kindle的公版书,整个看完之后收获并不大,可能和看的是原文并没有注释有关系。 感悟最深的应该是2.10: 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伊川先生谓方道辅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到也。求入其门不由经乎...
評分看的是kindle的公版书,整个看完之后收获并不大,可能和看的是原文并没有注释有关系。 感悟最深的应该是2.10: 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伊川先生谓方道辅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到也。求入其门不由经乎...
評分看的是kindle的公版书,整个看完之后收获并不大,可能和看的是原文并没有注释有关系。 感悟最深的应该是2.10: 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伊川先生谓方道辅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到也。求入其门不由经乎...
評分南宋1175年初夏,朱熹与远道来访的吕祖谦相会于建阳寒泉精舍,在此一起研读北宋理学宗师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著作,感慨其“广大宏博,若无津涯”,担心初学者不知所入,乃择取其中“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合作编成《近思录》一书。这部意在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
讀《近思錄》,源於讀南懷瑾、馮友蘭與錢穆等諸師之文字。南師懷瑾先生對硃熹對四書的注解錶示“不滿”,我持相同觀點。但馮師友蘭先生對硃熹的理學可謂“推崇備至”,自有理由,我也持相同觀點。皆因二者齣發點不同使然,非讀過不能明白此種差彆。讀語錄體的《近思錄》,句句啓人心智,非所謂封建思想的毒害雲雲,那是自己理解偏差的問題。所謂持“正念”,方可見此書的妙處。實為今人當讀之書。
评分剋己、異端兩章感受頗深。
评分當生則生,當死則死
评分儒傢發展的方法論,修身治學,宋朝儒傢的發展高潮,明朝王陽明細化,清顧炎武比較考據
评分剋己、異端兩章感受頗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