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奥古斯都 古罗马 历史 历史小说 约翰·威廉斯 传记 美国文学 小说
发表于2025-02-25
奥古斯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 《斯通纳》作者约翰•威廉斯的扛鼎之作,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不同于《斯通纳》在蒙尘50年后才重回大众视野,《奥古斯都》一面世即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时隔40多年仍然受赞誉,且因《斯通纳》的畅销而为更多读者所了解和喜爱,是一部经时间洗礼而魅力有增无减的佳作。如果说《斯通纳》 是每一段人生的镜子,那么《奥古斯都》就是每一个灵魂的肖像。
◆ 如果人生没有退路,至少可以选择义无反顾。
纤弱的少年,忽然被卷入残酷的权力之争——“是命运抓住了我,而我选择不躲开它的怀抱。”命运成就了奥古斯都,而奥古斯都将这个名字铸成了永恒。
------------------------------------
本书以书信体形式写成,其中也夹杂了日记、回忆录、会议记录、军事传单等,借罗马众人之笔描绘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一生。
奥古斯都本名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屋大维为其养子和继承人。这个男孩纤瘦的身影在空旷的操场上缓缓而行,方向不定,好像要找出一条路来——他向谋杀者施援,与旧友为敌,和对手结盟,使派系之争横行的罗马恢复了自由。36岁时,屋大维获得尊号“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全力维护着罗马的秩序与和平,甚至将自己的独生女称作“我的小罗马”。凭着对这二者的爱,他在权谋倾轧的罗马世界中义无反顾地前行着……
--------------------------------------
威廉斯重新创造了罗马帝国——从尤利乌斯•恺撒之死到奥古斯都的生命终点,从一个病弱的男孩到一个在远征中险些送命的病弱男人再到一个貌似冷酷无情的统治者,宫廷、元老院和人们尔虞我诈。他采用书信体和多视角,末了所有的声音如拼贴画一般融汇于主人公身边。
——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
沉浸于《屠夫十字镇》《斯通纳》和《奥古斯都》——特别是《奥古斯都》——就是进入一位能工巧匠的建筑,他无畏地直面人生的危机与救赎。
——《洛杉矶书评》
这个世界令人着迷,它的复杂、奢华、政治犬儒主义、民众的轻信以及暴力酷似我们自己的世界。
——《纽约客》
在美国作家所写的历史小说中,这是一部卓越之作。
——《华盛顿邮报》
《斯通纳》和《屠夫十字镇》的读者会在这里遇到一个他们所不知的全新的约翰•威廉斯:《奥古斯都》是一部设定在古罗马的书信体小说。他在自己的后期小说中还能展现全新形象并获得高度评价——是一位难得的天才。
——The Millions网站
一部极广阔又极精细的小说,两方面相辅相成,无一失色。
——《金融时报》
《奥古斯都》让人欲罢不能,充满生气。
——《巴黎评论》
如果有人已准备好暂且把现代道德观放在一边并获得一点关于自己的知识,这部关于一位老皇帝的小说会让你颇有启发……这位让人震惊的美国作家展现了遥远的生命如何酷似我们自己,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
——《新政治家》
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22—1994),美国作家、诗人、学者。辍过学,当过电台播音,从过军。退役后入大学就读并获博士学位,于1954年—1985年间在母校丹佛大学任教,教授大学英语及创意写作。曾编选《文艺复兴时期的英语诗歌》,也创作过两本诗集。
一生只写了四部小说:《惟有黑夜》(1948)、《屠夫十字镇》(1960)、《斯通纳》(1965)、《奥古斯都》(1973,本书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译者:郑远涛,生长于广州,在北京度过七年,大理两年,现居美国旧金山市郊,向太平洋开轩。英文系毕业,从事翻译十余年,译著成书出版的作家包括玛丽·瑞瑙特(亚历山大三部曲)、约翰·伯格、约翰·威廉斯与张爱玲等。第30届梁实秋文学奖(翻译类译诗组)评审奖得主。
他继承凯撒之名,创下奥古斯都的威名。书信体很新颖,耐读性强。 期待《唯有黑夜》中文版的出版。
评分极漂亮的书信体。它不太像是一面镜子,由多个视角照出奥古斯都神圣的像,反而像是透镜,借着屋大维的每一个决定照出不同书写者的心迹。屋大维的缺席是种显性的缺席,让书写者成为了书写者自己,也让屋大维成为命运中的永恒。今年以来的最佳长篇,这是写作之人最好的一种历史舔舐。
评分老马丁八成是读过这本书,通过POV式的信件和手记,勾勒出的偶然被命运选中只能隐藏心迹、自我矛盾、牺牲与友亲关系、在权力生涯中沉浮的奥古斯都。这样写便不再是为帝王作传,而是希望读者去接近并无太多差错的史料“谎言”、滑稽肖像背后真实的人,从这个人身上读到我们自己。全书仅有一段奥古斯都的自述,他回溯往事的怅叹悲嗟,仿若在读马尔克斯笔下那位相似的玻利瓦尔将军,“超出实用的权力最可鄙。"青年人以为自己可以不死,中年视生活为悲剧,晚年认出它是喜剧,活着的过程我们早已丧失了自己。而只有诗人能够审视自己,认出那个可怜的自我。但每个人都在牺牲,奥古斯都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他重建了罗马,也为自己的一生找到了一种匀称,他所带来的恩惠大于伤害。威廉斯太牛,不愧盛赞,翻译也极佳,但建议阅读之前先誊绘一张人物关系图。
评分威廉斯的作品有一个很令人不安的主题,即我们是谁,并不意味着我们将成为谁。“偶然”的命运之神总是贪婪异常,当我们意识到祂的存在,我们便要为祂奉上全部。而这个主题,无疑在这本《奥古斯都》当中得到的了终结:当这样的命运演绎过自身的全部历程,每个人“不由己”的一生,最终都将化作一抔尘土,即便后来人中那睿智的、或是正直的,也无从予以评说。命运并不需要等待它的亚历山大大帝,一剑劈开所有的纠葛。一切皆为虚空,也是最好的归宿。
评分多视角的交叉,塑造立体的屋大维和纷繁的罗马史。最后以屋大维的临终自述统揽全文。书信体并不碎片,而是别具匠心的结构。撰写者的说话语气就很有意思呢,看看每个人眼里的屋大维是怎样的,他们对局势的看法是怎样的,以及言谈中反映出的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当然,前提是了解这段历史,搭配阅读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和甲骨文出品的《奥古斯都》吧。《牛津古罗马史》和伊迪斯•汉密尔顿的《罗马精神》也不错。
盖乌斯·屋大维·恺撒,人称奥古斯都,是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为罗马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关于他的史料从不匮乏且毁誉参半:作为一个不算太坏的独裁者,他如何平衡私欲和善举?作为一个有表演欲的政治家,我们又能在史料中读到多少真实? 约翰·威廉斯无意深究历史细节...
评分约翰·威廉斯,1994年去世的美国作家,随着2012年左右那本《斯通纳》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畅销,而被很多读者熟知。到了2018年,他的中译本终于出到了第三本——讲述屋大维·凯撒的《奥古斯都》。 他对我而言是非常独特的一位作家,因为我总是一口气读完了他的小说,用废寝忘食来...
评分凯文伯明翰在《最危险的书》序言曾写过一句我自认为非常漂亮的话, 他说:“当你打开一本书,你就进入了一段漫长旅途的尽头。” 这种感觉,在读历史小说时只会更甚,你当然可以依据史实知道每一本这样小说的结局——放逐在外的皇子成功继承大统亦或是权倾朝野的奸臣最终株连九...
评分边看边画的《奥古斯都》人物关系图 真诚奉上 感谢该作品带给我的感动 ——————分割线—————— 一切生命大概都是神秘莫测的,包括我的生命。 我逐渐相信,每个人一生中迟早会有个时刻令他知道——无论他还懂别的什么,无论他能否说清自己所知——那件恐怖的事实:他是孤...
评分by 谷立立 约翰·威廉斯的一生贯穿着同一个关键词:拒绝。终其一生,他拒绝被定义、被归类,拒绝成为公众瞩目的文化明星,拒绝循规蹈矩地做传道授业的文学教授,只愿我行我素、我手写我心地诠释一位真正作家的本色。这倒不是说他一生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事实上,他在文学上的...
奥古斯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