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与随想

往事与随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赫尔岑(1812—1870),俄国思想家、作家、革命家。少年时代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立志走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道路。1829 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数理系。1835 年,他以“对社会有极大危险的自由思想者”的罪名被流放。1842 年回到莫斯科,立即重新投入战斗,并受到迫害。1847 年初,赫尔岑携家到达欧洲,成为流亡者,从此再未返回俄国。1848 年欧洲革命的失败,使赫尔岑思想上发生危机,触发他重新思考社会根本问题。1852 年他来到伦敦,随后建立了“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出版了《北极星》和《警钟》两种刊物,登载揭露沙皇专制制度的文学作品和各种文章。这些刊物当时被大量秘密运回俄国,促进了解放运动的发展。1870 年 1 月,赫尔岑病逝于巴黎。

其代表作有《谁之罪》《科学中的一知半解态度》《关于研究自然的信》《法意书简》《来自彼岸》《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往事与随想》等。

出版者: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俄] 赫尔岑
出品人:后浪
页数:1896
译者:项星耀
出版时间:2018-7
价格:28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20105142
丛书系列:后浪丨外国文学
图书标签:
  • 俄罗斯文学 
  • 赫尔岑 
  • 回忆录 
  • 文学 
  • 历史 
  • 苏俄文学 
  • 俄国 
  • 经典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俄国文学的伟大纪念碑

在历史激流中把握命运,伸张人的善与自由

◎ 编辑推荐

◆ 赫尔岑是俄国反沙皇专制的伟大斗士,影响了俄国、欧洲乃至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与革命者。

◆ 全书所述历史含括广泛,拿破仑一世、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别林 斯基、恰达耶夫、巴枯宁、马志尼 、蒲鲁东、拿破仑三世等人物纷纷登场,鲜活生动,妙趣横生。

◆ 本书不仅讲述历史,剖析人性,同时是一部自由思想的巨著,为大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所推崇。

◆ 赫尔岑是思想家,也是文学家,曾影响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往事与随想》也可作为一部文学经典细细品味。

◆ 项星耀的译本,首次出版以来广受好评,并得到巴金等权威的称赞。

◎ 内容简介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心灵史巨著,是赫尔岑用血和泪写成的回忆录。全书的覆盖面相当广,从 1812 年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的起义,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 年欧洲的革命风云,资产阶级政权对群众的血腥镇压,直到19世纪50年代伦敦各国流亡者的活动和宗派斗争,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的社会政治面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尔岑所说的“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的成长,几乎包括了 19 世纪初叶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个历史时期。

赫尔岑在俄国的经历使他接触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他的描绘构成了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来到西欧后,又遭遇了 1848 年的革命高潮,目睹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波澜壮阔的场面,也经历了斗争失败后的惨痛景象。

赫尔岑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政论家,既有革命激情又心怀悲悯,在他笔下展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不畏压制与迫害,在历史波澜中奋勇搏击的历程。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是不乏启示与激励的。

◎ 名人推荐

◆ 他的自传是俄国文学与心理学天才的伟大纪念碑之一,堪与屠格涅夫及托尔斯泰的伟大小说并列。

—— 以赛亚·伯林

◆ 星耀同志:二十六日来信收到,知道赫尔岑的“回忆录”即将发排,我十分高兴。您的全译本仍用“往事与随想”的译名,我当然同意,而且我应当感谢您替我偿还了一笔欠了几十年的大债(我一九二八年就计划翻译这部大书!后来又有朋友们帮忙,您也是其中之一,我只译出五分之一,而且“随想”二字还是采用一位读者朋友的建议。)赫尔岑是我的“老师”,他的“回忆录”是我最爱读的一部书。但几年来我疾病缠身,写字吃力,有话写不出,也无力写,只好等我身体养好点,或者您的译文出版时,再拿起笔写出我的喜悦。再一次感谢您。

—— 巴金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自传经典,可与卢梭、司汤达、吉本、托尔斯泰和亨利·亚当斯的自传并列,甚至有人会加上托洛茨基、丘吉尔,像赫尔岑一样,他们知道怎么把个体置于历史当中。

—— 德怀特·麦克唐纳(《往事与随想》英译者)

◆ 他的观察力极其出色,以伟大记者的俭省笔墨讲述故事。他的天赋在于不仅了解人们本身,还了然于他们在历史中的处境。这位不懈而又诚实的观察者在书中给出的观察——运动中的人们经受了什么——我们最好自己去发现。

—— V.S.普利切特(英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 赫尔岑的这本回忆录是十九世纪一部纪念碑式巨著,是重要的文献,更是出色的文学作品。

—— 菲利普·汤因比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往事与随想》《新京报》获奖感想 赫尔岑出生于1812年,当时拿破仑正入侵俄国,《往事与随想》作为一部回忆录,即从这一时期写起。赫尔岑的父亲曾被迫觐见拿破仑,并为他转交沙皇亚历山大一封劝降信。这件事或可为全书定调,家庭逸事与历史事件交融一处,历史人物以格外鲜活的...  

评分

这本书我是从6月中旬开始读的,我带着他走过了很多地方,温州、宁波、杭州、南京、常州,足见我对他的重视;我也曾经试着至少把一册读完,可是截止昨天都快四个月了,也就读了四百多页。我一直以为会和看战争与和平那样,万事开头难,不过我发现不但开头难,中间也难,...

评分

1.赫尔岑是私生子,其父为人阴沉、占有欲强。如果参照当代心理学的标准,赫尔岑有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极大,但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显然他没有时间去反刍“原生家庭”的阴影。我在想,如果要破除原生家庭的恶劣影响,从个人和家庭的地狱中走出来,将精力投入到与集体和国家地狱的...  

评分

凤凰出版社的全译本《往事与随想》是市面上比较好找到的版本,尽管项星耀的译笔要更好一些,但是巴金和臧仲伦翻译的这版多少也算“次优选择”了。若要观察我国出版界的媚俗风气,书的腰封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典型的例子如《问学·余秋雨》以及各种粗制滥造的《沉思录》和《道德...  

评分

这本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看的,总之大概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年,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传记了(另一本应该就是夏多布里昂的《墓中回忆录》)。 他出身贵族但15岁就立志推翻沙皇以及沙皇所代表的那种制度。为了捍卫真理,一辈子充满波折和失败,经历了监狱、流放和流亡。但他依然保...  

用户评价

评分

对老毛子的文学服气了,我最爱的几本居然四分之三是他们的作品。《往事与随想》《卡拉马佐夫兄弟》《静静的顿河》。

评分

终于读完了。一边读,一边校订,一边记录些心得。包罗万象,笔力雄健。读到加里波第访问英国的篇章,我真激动了。老百姓热爱他们的英雄,那样的英雄是他们的自己人,与他们分担共同的命运。而赫尔岑清晰、痛苦地意识到,俄罗斯的革命仍未到来,必须等待,宣传,培养力量,这或许要耗去整整一代人,甚至两三代人。作为土壤,这是绝大部分真的假的革命者所无法忍受的。我们希望在告别人世之前,看到自己的努力开花结果,看到自己的历史位置,但有时候,如果你投身于真正的事业,这就不可能。赫尔岑知道自己的限度,他与自己的限度达成和解,坚持下来。或许因为他是作家,所以这一切才堪可忍受。赫尔岑不是英雄,但他同样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支离破碎的,由行云流水般的开始至停滞不前再到最终利用旅途中的琐碎时间读完,几乎成了我用时最久的一本书,赫尔岑的回忆录真实并且充满力量,或许在这里引用狄更斯的文字最为贴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评分

首先是关于“一个人”。一颗灵魂,坦率真诚,有力跳跃。情节散而不乱,三个部分最吸引我:1.赫尔岑与表妹的罗曼史,私奔并缔结秘密婚姻。2.黑尔韦格掺入赫尔岑家庭造成的风波,爱恨交缠,灾难接踵,死亡连至,刻骨铭心。3.赫尔岑流亡伦敦期间,遇各方人士的求赞助,简直绝佳讽刺小品。必须说,赫尔岑的人物特写非常生动,对他熟悉的人们,家人、仆佣、爱人、仇敌、导师、文友、同志,都倾注了强烈的情感。其次,这部作品才是“历史在一个人身上的反映”,因为他的品性、学问、出身背景、政治态度等,赫尔岑成为19世纪中期俄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代表,他对局势的评论富有洞察力,在他周围集结了一批欧洲当时激进的自由派思想家,借助赫尔岑的主观描写,与某种不可言喻的戏剧性,他们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广阔、真实、入木三分的图像。

评分

#2019第70本# 我们不活一生,我们只活几个苦难又闪光的时刻。当赫尔岑垂垂老矣,向死亡步步为营,坐在地中海边的庭院,望着窗外的碧蓝色海浪翻腾,迎着海风回忆往昔,他必定会泪流满面,无数苦难的时刻在生命的脉络上闪烁着跳动,渐渐清晰连成一条深浅不一的足迹:作为私生子不能继承父姓却倍受宠爱,和奥加辽夫在麻雀山上用彼此的热情将彼时说不清的理想热泪相拥,被流放后潜入莫斯科在众友帮助下与娜塔莉亚结婚私奔,全家人张灯结彩迎接母亲和儿子的乘船归来却得到丧生大海的噩耗,忍受第三者的出现和一次次的宽宏大量与妻子重归于好。总觉赫尔岑太过宽容善良到懦弱的地步,能忍受第三者一次次破坏家庭婚姻,也隐约酿成妻子过早离世的祸患,那晚过后,他的灵魂可能早随妻子死去,留下肉体做政治斗争。这厚重一生必定无比痛苦也无比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