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課業

英國的課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何偉亞,美國學者,原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坡)曆史係副教授,後遷芝加哥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曾以《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衝突》一書獲美國亞洲學會列文森奬。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何偉亞
出品人:
頁數:439
译者:劉天路
出版時間:2007-12-01
價格:3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2308916
叢書系列:國傢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叢刊
圖書標籤:
  • 海外中國研究 
  • 曆史 
  • 何偉亞 
  • 中國近代史 
  • 清史 
  • 近代史 
  • 後殖民主義 
  • 學術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英國的課業:19世紀中國的帝國主義教程》把中國嵌入到l9世紀殖民主義的曆史之中,指齣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不僅僅是槍炮、商品和各種侵略行為,它還是一個文化過程,一個需要被徵服人民自願去接受的“霸權工程”。正是為瞭實現這樣的霸權,l9世紀在華帝國主義通過武器的強製和語言的強製這樣軟硬兩個方麵,對清政府和人民進行“規訓”。教育”他們在個由歐美帝國支配著的世界裏,應該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

何偉亞超越“中國中心取嚮”,從西方列強構建新帝國的壘球性曆史進程的視野,探尋在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獨特性及其與其他殖民環境的聯係。對我國學者和讀者來說,《英國的課業:19世紀中國的帝國主義教程》在資料、理論、方法和視野等方麵,都會有一定的啓示。

作者何偉亞原為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坡)國際和亞洲課程主任,現任芝加哥大學國際研究中心主任,他的上一部著作《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衝突》(英文版)獲美國亞洲研究協會頒發的列文森奬。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2009年12月29日,在乌鲁木齐某个行刑地点,随着一支针头的推进,英国籍毒犯什肯•阿克毛被处决。据说这是50年来第一个在中国大陆被处决的英国人。阿克毛之难逃一死,本在所有明眼人的意料之中。阿克毛的命运,在170年前已经注定。 多年以后,这个事件的象征意味将再次被人提...  

評分

鲜血、头颅、尸体;看不清表情的联军士兵与清朝官员百姓;惨酷的处决现场与斑驳砖墙上残破的英文课广告——从这样一张极富有张力和象征性的照片出发,何伟亚(Hevia)开始了他的叙述。 与《怀柔远人》一样,何伟亚的第二部著作有一个漂亮的中译名——《英国的课业》(在读...  

評分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旧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但船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并且永远不能...

評分

这本书初读之时,确实令人感觉观点独到,方法新颖。但最近又翻了翻,逐渐意识到问题其实很大。本书虽然引用了很多的史料,尤其是西方人的报道,回忆录,外交文件等,但是所下的结论,很多是源自作者自己想当然的理解,并非根据资料的严格的批判分析得来的,尤其是对一些仪式与...  

評分

何伟亚,列文森奖获奖作品怀柔远人的作者,此书我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 上次中国近代史研讨会上七十多个学者讨论近代史研究问题,说近代史研究上有三个学派,一个是阶级历史学派,也就是我国的正统学派。近代史就是三个革命高潮论。一个是近代化派,也就是研究近代史进退标准...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主要通過二次鴉戰與義和團事件中的中外互動,探討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在中國的文化過程:一方麵是武器的暴力,一方麵是語言的暴力,呈現齣在西方壓力下,中國被規訓進新的白人世界的權力關係之中。作者將這樣的過程用帝國教程的兩麵——去疆界化和再疆界化——來解釋。如果以“課業”來形容西方對東方的教化,其中所透露的是文化的、種族的隔膜與不理解,甚至於文化與種族的自私,正如軍隊在搶掠行動中對於宗教設施的焚毀一樣,破除異族迷信同樣也是以殘酷的方式將同化的可能留給將來。拋開意義的建構,事件本質卻不會輕易改變,但當事人的不同書寫和印象為日後的解說和闡述創造瞭割裂的傾嚮,也提供瞭彌閤的空間。正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樣,尋找一種共同的曆史方式,“那些能夠滿足我們所有人的尊嚴的方式”,或許這是潛在的更柔性的理解方式吧。

评分

在我死於好奇心之前,這種雜食性的閱讀將不會停止。前七章的論述基本沒有超齣我的預期,方法論是對福柯與薩義德的曆史化改寫。最後兩章極引我興趣也極具現實感:殖民文學中的想象建構與當下遺留的創痛緊張,可惜著墨太少。據搞清史的人說洋鬼子史料功夫不好,我不敢判斷,單說此書視野新穎與論述豐沛,也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

作者主要通過二次鴉戰與義和團事件中的中外互動,探討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在中國的文化過程:一方麵是武器的暴力,一方麵是語言的暴力,呈現齣在西方壓力下,中國被規訓進新的白人世界的權力關係之中。作者將這樣的過程用帝國教程的兩麵——去疆界化和再疆界化——來解釋。如果以“課業”來形容西方對東方的教化,其中所透露的是文化的、種族的隔膜與不理解,甚至於文化與種族的自私,正如軍隊在搶掠行動中對於宗教設施的焚毀一樣,破除異族迷信同樣也是以殘酷的方式將同化的可能留給將來。拋開意義的建構,事件本質卻不會輕易改變,但當事人的不同書寫和印象為日後的解說和闡述創造瞭割裂的傾嚮,也提供瞭彌閤的空間。正如作者所期待的那樣,尋找一種共同的曆史方式,“那些能夠滿足我們所有人的尊嚴的方式”,或許這是潛在的更柔性的理解方式吧。

评分

English Lessons 閤法做強盜的教程

评分

在我死於好奇心之前,這種雜食性的閱讀將不會停止。前七章的論述基本沒有超齣我的預期,方法論是對福柯與薩義德的曆史化改寫。最後兩章極引我興趣也極具現實感:殖民文學中的想象建構與當下遺留的創痛緊張,可惜著墨太少。據搞清史的人說洋鬼子史料功夫不好,我不敢判斷,單說此書視野新穎與論述豐沛,也是值得一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