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辛亥革命 近代史 周锡瑞 海外中国研究 中国近代史 历史 革命 改良
发表于2024-11-21
改良与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作者系20世纪6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美国历史学者的新的一代,在撰写本书之前,作者用了两年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资料,在英国和日本查阅了辛亥革命前后的外交档案,并摈弃了以往美国某些权威性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的传统价值观念,对两湖地区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进行了比较客观和深入的探讨, 从经济利益得失的角度 ,分析了社会各个集团政治情绪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作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值得重视的研究成果,并广为学界熟知。本书的一些学术观点自然未必尽能为国内学者所同意,但至少可以起参考和启发的作用。 责任编辑审读了原稿,按编辑规范做了必要的加工。将书中的一些港台语言改为大陆通用的语言,并仔细核对了注释,重新编排译注的序号。
周锡瑞,1942年出生,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研究近现代中国历史。
不得不说,杨慎之的翻译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菲利普·孔恩、玛丽·瑞德之类的就不说了,文句都经常有诘屈聱牙的地方。 周锡瑞的研究范式该是颇受中国学术界欢迎的才对。虽然有不少地方是值得商榷的,例如最受争议的“城市上流阶级”这一概念,但至少在其引证的范围之内是逻辑自洽的……至少我这个水人是这么看得。
评分辛亥革命“革命”的背后
评分周锡瑞在分析武昌起义前的“不满现状和丧失前途的气氛”时写道:”在湖北,思想情绪变易不居的青年,其雄心壮志经常受到作者压抑。甚至在新军里面谋一份差事,也不能满足愿望。他们不满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挡了军人以后,壮志未酬,屡受颠挫,较之来源于农民的竭蹶困苦-要多些。因此,这些人就形成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了。” p175-176
评分周锡瑞在分析武昌起义前的“不满现状和丧失前途的气氛”时写道:”在湖北,思想情绪变易不居的青年,其雄心壮志经常受到作者压抑。甚至在新军里面谋一份差事,也不能满足愿望。他们不满的产生和发展,来源于挡了军人以后,壮志未酬,屡受颠挫,较之来源于农民的竭蹶困苦-要多些。因此,这些人就形成革命运动的核心力量了。” p175-176
评分大一看的内容不太记得了
改良与革命,看似两条道路,其实殊途同归。 没有社会改良的根基,革命只是暴力夺取政权的手段,其结果将导向专制;没有革命的压力,改良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滞,不能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对社会的宰制。 因此,在革命的压力下坚持改良,让改良与革命赛跑,正是摆脱危机、走出困局的正途。
评分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大事,其爆发已经被当作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但是,革命为什么发生,又为什么失败?对于这样的问题,似乎真应了黑格尔的话,“熟知并非真知”,越过主流的教科书似的答案,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始终纷繁芜杂、扑朔迷离。不过,周锡瑞的《改良与革命...
评分这本书认为对辛亥革命起因的分析主要依据了Charles Tilly的Political Mobilization theory: 新政创造了新的机会来动员学生、知识分子、绅士、商人和其他城市精英,以及新军中下级军官。其主要观点认为“革命的起源必须在中国国内追寻,而不应该在海外的革命者中去寻找”(p.4)...
评分改良与革命,看似两条道路,其实殊途同归。 没有社会改良的根基,革命只是暴力夺取政权的手段,其结果将导向专制;没有革命的压力,改良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滞,不能打破既得利益集团对社会的宰制。 因此,在革命的压力下坚持改良,让改良与革命赛跑,正是摆脱危机、走出困局的正途。
评分我向来都很喜欢旅居西方的一些华人史学家写的研究中国历史的史书,在他们的书中,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原貌,各类事件更加翔实丰满。故事在讲述时,也是小角度切入,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比起国人四平八稳的著述风格,至少是对于我这类人来说,倒很是受用。虽然的确是有不...
改良与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