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藝術史 巫鴻 藝術 美學 文化 廢墟 海外中國研究 建築
发表于2024-11-24
廢墟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美術史傢巫鴻最新學術專著力作,中文版與英文版同年麵世。
廢墟主題,縱橫捭闔,探討中國藝術從古代到當代的實踐與經驗,領域橫跨繪畫、建築、攝影、印刷品和電影,並與西方藝術參照並觀,令人眼界大開。《廢墟的故事》不僅對於中國美術與視覺文化是一次富於雄心的思辨,對於全球語境下的藝術研究同樣是一項裏程碑式的貢獻。
傳統中國美術中的“廢墟”在哪裏?在創造現代中國視覺文化的過程中,東西方的廢墟觀念是如何在曆史的對立中得以流布與深化?20世紀以來,當代廢墟美學是如何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尋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美術史傢巫鴻將中國“廢墟”觀念及其視覺錶現形式的流變放置在考察的中心:丘與墟,碑與枯樹,作為廢墟替身的拓片,“跡”的種種形式,“如畫廢墟”的東西流通,“戰爭廢墟”的慶典與見證,《小城之春》的廢宅與老城,圓明園旁的前衛詩歌與美術,當代藝術對於都市拆遷廢墟的濃烈興趣……本書在梳理這份涵蓋繪畫、建築、攝影、印刷品和電影的材料清單時,“展現齣令人敬佩的清晰與準確”(包華石)。
《廢墟的故事》不僅對於中國美術與視覺文化是一次富於雄心的思辨,對於全球語境下的藝術研究同樣是一項裏程碑式的貢獻。
巫鴻,196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係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的教學、研究項目,執“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講席。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同年兼任該校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
很清晰的脈絡,把廢墟這個意象在中國藝術史裏的演變講得很透徹。買瞭巫鴻好幾本書,沒想到讀的第一本確是從圖書館藉的。譯者是曾翻譯過《大教堂》的肖鐵,我覺得翻譯得挺不錯。
評分貴之有理!
評分太棒瞭!中西會融,古今通達,事實呈現與理論闡述緊密契閤,無論是對相關的古代藝術還是當代藝術研究都很有啓發性(尤其喜歡第一部分)。文字的閱讀體驗也很棒。對廢墟藝術的研究似乎越來越多,最近在好幾種期刊上都有看到相關的論文,十有八九靈感得益於此書。
評分有趣的題目和思考方式。
評分腦殘粉!
第一章:废墟的内化 首先,中国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废墟,直到圆明园遗址的出现。即一个典型的西方废墟:亘古永恒的石头(石质有纪念碑性)与丛生的杂草。 中国的废墟更在于丘与墟。 丘指一种往昔的建筑的存在,只不过建筑物的主体形态已荡然无存。这个意向在很多古诗与画中都...
評分作为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近些年的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考性》、《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美术史十议》、《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
評分在乌镇戏剧节期间读完了巫鸿的《废墟的故事》。 或许能够机械地将眼前之景一一对应。 东栅是人们预期中的“如画废墟”,干净整洁、古意犹存,当地色彩浓厚的居民似乎也存在其中。不管他们对于东栅是否会产生浪漫主义的喟叹,也不管东栅经历多少的修复、重建和做旧,只要墙粉剥...
評分一个废墟的故事。废墟这个概念在中国美术史的故事。2000年左右,国内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都和废墟有关。废墟艺术的潮流延续不断,标志现代美术的曲线。 在场与缺席。不是绝对的。潜规则是在场与缺席的悖论。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真的事实存在吗?语言的真正含义和潜台词。西方对中国...
評分作为著名艺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美术史、中国当代艺术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近些年的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考性》、《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美术史十议》、《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
廢墟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