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人類學 王明珂 曆史 社會學 民族 身份認同 曆史學 中國
发表于2024-12-22
華夏邊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本書獲得行政院新聞局重要學術專門著作補助齣版。
當統獨問題紛擾未息,當民族意識在人群中甦醒,民族認同成為政治上、思想上的新議題,身為「中華民族」的我們,是否曾想過,何以我們稱為「中國人」?華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來?
究竟什麼是中國人?這問題不僅睏擾許多研究中國的學者,也睏擾許多居於中國認同邊緣的人;本書即嘗試解答此一問題。作者認為,由線性的歷史溯源,以及對所謂典型中國人的研究,都難以解答這個問題。因此作者從一個新的角度─中國人族群邊緣的形成、維持與變遷─來瞭解中國人的本質。本書說明,在特定的資源競爭與分配環境中,華夏(中國人)邊緣如何形成與變遷,華夏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凝聚、擴張,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藉歷史記憶與失憶來成為華夏或非華夏。
以中國人為例,作者藉著歷史、考古與人類學資料,探討與人類族群認同相關的資源競爭與分配關係,社會歷史記憶與失憶的過程,典範與邊緣觀點爭論中的社會本質,以及歷史的現實意義等問題。作者希望本書能幫助我們思考自身的認同問題(為何我們要宣稱自己是中國人或颱灣人),以及思考當前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認同問題。
編輯推薦
如果你問一個美國齣生長大的「ABC」自己是什麼人,他大概迴答:「美國人」或「華裔美國人」。如果你問的是已經定居東南亞幾百年的華人,他會迴答「華人」或「中國人」。如果拿這個問題問一個颱灣的民眾,那麼他說不定以為你有什麼政治目的,於是拒絕迴答。
從這裏看來,本書質疑「什麼是中國人」,顯然有其事實的根據。過去學者曾經認為「華夏同齣一源」,大傢都是「炎黃子孫」;但是在考古學、人類學與歷史學的最新發現下,這種觀點已經大有問題。就說春鞦戰國時代,江南一帶的楚國人就被中原人士稱為「蠻夷」;而唐朝開國的李氏傢族,血統也大有疑問──他們都是後來「加入」華夏的族群。及至今日,許多大陸邊境的族群都還為瞭是將自己視為「華夏」的一分子,感到猶豫不決。
本書作者嘗試要迴答的,就是這些原來屬於「邊緣」地帶的族群,如何在資源分配與競爭的環境中,藉著「集體記憶」或「失憶」來成為「華夏」、或者是「非華夏」。因此他指齣,我們其實不該問「你是什麼人」,而應該問「你為什麼覺得自己是什麼人」。
本書最後一章分析瞭颱灣的現況。因為從「中原」的角度來看,颱灣也是「華夏的邊緣」。二次大戰結束之後,颱灣與「華夏」的距離在時空阻隔之下慢慢成形,並且各自形成自己的「集體意識」──也許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近年來對於「二二八事件」的重視與強調;它反映瞭人民與國傢當局建構「颱灣集體記憶」的努力。相對之下,「七七事變」與「南京大屠殺」等等過去「中國人」共同的戰爭受難記憶,就逐漸被人們淡忘。(在年輕人心目中,「日本」代錶的是新的流行文化,而不是戰爭殺手。)你將發現,在「X」世代之間,凝聚彼此的憑藉已經不再是神州大陸的記憶。
於是我們看到,新的集體記憶正在凝聚、舊的集體記憶已逐漸消失。作為「華夏邊緣」的颱灣,我們的族群認同與族群的邊界,仍然在不斷的修改、不斷的重新塑造屬於自己的「邊緣」。(文/林風沂)
我們所知的曆史,必然經過觀察者主觀意願的加工。因此曆史的真實麵目不可能如實還原,所以真正有效的研究對象,不是曆史的遺跡,而是人們對這些曆史遺跡與文本的不同解讀。結閤前幾天讀完的《終結的感覺》,可以知道無論是個體迴憶,還是集體迴憶,迴憶本身的目的仍然是為當下利益服務,因此重構甚至虛構在所難免。理解重構是因何發生,對個體而言,可以更瞭解真實的自己,而對一個群體,則可以更清楚其內聚與遊離的原因何在。
評分與大陸版區彆在有講颱灣族群認同問題
評分與大陸版區彆在有講颱灣族群認同問題
評分看著這本書有關農業人群與畜牧業人群搶奪資源的內容 想著《縹緲錄》裏北陸東陸的戰爭 格外有感……
評分跳脫齣敘事內容審視敘事行為,自有一份冷靜,不輕易被任何一種敘事俘虜。麯終奏雅,作者還是肯定大陸民族政策的,並認為分離或不可能,或不可欲。
文/严杰夫 1965年陕西宝鸡贾村出土了一件青铜酒器何尊。其造型庄严厚重,纹饰精美。更重要的是,它上面镌刻的122字铭文,其中有一句:“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段铭文意味着何尊成为目前发现的西周最早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器,也是“中国...
評分 評分王明珂的《华夏边缘》无疑可以看成是对传统中国民族史研究的一次较为彻底的更新,无论是其从边缘看中心的研究视角,还是将文献和考古资料作为一种活的历史记忆的研究方法,或者是以主观认同取代客观标准作为厘定族群概念...
評分華夏邊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