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消費文化 海外中國研究 民族主義 社會學 曆史 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傢的創建 文化 消費
发表于2025-02-01
製造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人要用中國貨!”這是中國20世紀早期的國貨運動中的醒目標語之一。這場運動通過灌輸中國是有著自己“國貨”的“民族國傢”的觀念,尋求把消費與民族主義聯係起來。這場運動影響瞭中國初萌的消費文化的方方麵麵,從衣服到食品添加劑這樣的時尚、從博物館到百貨商店、從産品展覽到廣告,莫不如此。同時,反帝抵製外貨運動、國恥紀念、國貨展覽會、對不忠實的消費者的詆毀以及中國工業部門的提倡,都強化瞭民族主義消費,並傳布瞭這樣的信息——愛國的中國人使用中國工人在中國人擁有並管理的工廠用中國原料製造的産品。
在本書中,葛凱(Karl Gerth)認為,影響近代(modern)世界的兩大關鍵力量——民族主義(nationalism)和消費主義(consumerism)先後在中國滋長。在20世紀早期,民族主義把每件商品貼上“中國的”或“外國的” 標簽,消費文化變成瞭民族性概念被清晰錶達,被製度化及被實踐的場所。本書以中文、日文和英語的檔案,雜誌、報紙和書籍為文獻基礎,第一次探討瞭民族主義與消費主義之間的曆史紐帶,重新解釋瞭中國近代史的基本方麵,並為洞悉所有近代國傢中的類似聯係提齣瞭方法上的參考。
葛凱(Karl Gerth):
2000年獲哈佛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專業方嚮為近現代中國史。現為英國牛津大學大學曆史係副教授。本書英文版列入“哈佛東亞專論”,2003年由哈佛大學齣版社齣版。作者與中國的情緣始自1986年,當時他作為一個大學生在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學習中文。此後他幾乎每年都到訪中國,或遊學或研究。其間為研究民國史,他在颱灣生活瞭三年。此外,為完成博士論文,他還到日本東京大學專門學習、研究瞭兩年的中國近現代史。
目前葛凱教授正在寫作兩本有關中國的專著:其一集中考察消費文化在20世紀中國的變遷;其二則以1950年代為關注焦點,一方麵考察中國的城市市場文化在這一階段是如何被摧毀的,另一方麵揭示這一階段的國際冷戰如何反映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消費主義與民族主義相互促進
評分N年前讀的,許多不溫習讀書筆記,又忘記說瞭些神馬瞭~
評分這本書中譯2007年12月齣版,我們在2008年鞦季的課上就開始討論這本書瞭,想想當時那個課真是很新潮啊~~
評分這個題目太有意思瞭,可以一路做到現在。通過國貨展覽會建立民族國傢的視覺認知啊女性在國貨運動中的微妙角色,還有實業_救國,民族_資本傢這些以前在曆史教材不加思索接受瞭的概念,怎麼連接起來的就很有意思(又怎麼消失瞭)~~作者在史料上很下功夫,感覺是個寫經驗研究的好範本。
評分作者通過觀察20世紀初國貨運動,討論瞭民族主義如何塑造近代中國的消費文化。本書主要側重於展現國貨運動的廣度,如男人形象變易,兩次抵製洋貨運動,國貨展覽會興辦,以及國貨運動中主體和英雄的塑造——女性和愛國企業傢。作為時間跨度數十年的運動,政治力量、經濟因素和社會組織紛紛加入其中,實質是近代中國社會由於主權受限製而在民族主義口號下、以國貨運動為平颱的動員,以及消費文化的嘗試重建,成敗與否認定則取決於評判標準。本書在深度上較為有限,很難看到運動對於近代工業所起的作用幾何。數據和統計常被運動號召人用以描繪中國經濟所受入侵和人民民族消費意識的薄弱,但是書中錶格僅有一張。對於此類研究,還要考慮的是,話語和圖像的解讀權究竟在時人還是研究者手中,書中常能感到作者為讀者解答種種意義,但當事人的反應卻鮮有體現。
我不得不佩服某些知识分子,能把这种那么学术的书给“啃”下来。我更羡慕某些知识分子,在看完之后可以只用几句话就把书的核心思想给概括得清清楚楚。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读懂那些很学术的著作。 我感觉作者讲的是“国货运动”及背后的一些社会思潮跟矛盾。历史还...
評分自晚清以来,女性身体或女性形象的改造往往会带上强烈的民族隐喻,塑造何种形象的女性所隐含的是对民族国家的想象,女性的审美与时尚也与当下盛极一时的民族主义挂钩。葛凯在《制造中国:消费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创建》中探讨了女性消费群体在民族立场下的角色和表现,展现出社会...
評分 評分 評分好书再版,总是好事。 收到这本书时,正值韩国乐天在中国某些媒体上几乎处于“人人喊打”的境地——略微让人宽慰的是,好像比当年家乐福门口聚集着一堆群情激奋的“爱国者”稍好一些,很多人对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爱国”深感忧虑。不管怎样,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剪不断理...
製造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