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柏拉图所言,人们从假定出发,不是走向结论或条件,而是走向高于假定的原理,一切结论和条件均来自这种原理。 对于斯宾诺莎来说,生活不是一个观念,一个理论问题。它是一种存在方式,在所有的诸属性中一个同样的永恒样式。如果我们是斯宾诺莎主义者,我们将不会界定任何一个...
评分如柏拉图所言,人们从假定出发,不是走向结论或条件,而是走向高于假定的原理,一切结论和条件均来自这种原理。 对于斯宾诺莎来说,生活不是一个观念,一个理论问题。它是一种存在方式,在所有的诸属性中一个同样的永恒样式。如果我们是斯宾诺莎主义者,我们将不会界定任何一个...
评分第1页尼采,因为他本人过这种生活,他懂得构成哲学家生活之奥秘的东西。哲学家霸占苦行主义的诸般美德以便使它们服务于完全独特的、非同寻常的,实际上很少苦行性质的一些目标。(德勒兹对于斯宾诺莎的研究一开始就是面对整个哲学史的) 第4页哲学家之孤独的全部意义。因为...
评分第1页尼采,因为他本人过这种生活,他懂得构成哲学家生活之奥秘的东西。哲学家霸占苦行主义的诸般美德以便使它们服务于完全独特的、非同寻常的,实际上很少苦行性质的一些目标。(德勒兹对于斯宾诺莎的研究一开始就是面对整个哲学史的) 第4页哲学家之孤独的全部意义。因为...
评分如柏拉图所言,人们从假定出发,不是走向结论或条件,而是走向高于假定的原理,一切结论和条件均来自这种原理。 对于斯宾诺莎来说,生活不是一个观念,一个理论问题。它是一种存在方式,在所有的诸属性中一个同样的永恒样式。如果我们是斯宾诺莎主义者,我们将不会界定任何一个...
最深的印象是,没读过斯宾诺莎的人可能是个典型斯宾诺莎主义者
评分Common notion-foundation-knowledge-affects-active/passive,attributes-univocity-God-substance-nature,两种进路以伦理学的感受性机制与系统论的同一性解释为分野,提示了斯宾诺莎到黑格尔-尼采的进展。通过某种尼采主义将黑格尔曾经赞扬的“规定即否定”修正为“绝对的肯定(否定即规定)”,借助关系的分合填补身心二元论自上帝到个体的thing-idea的自我认识机制。虽然必须因此遗漏斯宾诺莎的政治论细节,但也足够好了。
评分从尼采回归斯宾诺莎,觉得背后还有一点希腊化的样子呢。。。
评分嗯。。有趣的是关于恶的问题,恶的根源在于时间性的“绵延”
评分1、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斯宾诺莎主义者」:身体不是一个器官或实体,有时偶然的读者也会凭借感受遭遇这种「特权」;2、德勒兹完善了斯宾诺莎的「身体」,成为「无器官身体」的进入条件,就如发展伯格森的「时间」,在这方面我德勒兹总有些天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