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使形式逻辑从哲学、认识论中分化出来,形成了一门以推理为中心,特别是以三段论为中心的独立的科学--形式逻辑学。《工具论》即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对这门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为西方的思维形式奠定了基础。
虽然翻译的不好,但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亚里士多德精微的思想,感受到西学强烈的脉络。 现今虚拟世界中的经典《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与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数量、关系、性质的定义、三段论的推导何其一致。
评分亚里士多德貌似对“语言”这个工具做了一番分析。语言作为工具,一个功能是对世界进行一种表征。好处是,当用把现实中的元素,用一种符号来对应起来时,能够用这些可以操作的符号,探索构成世界的算法。最典型的是数学公式,但是数学符号是否可以对应促成宇宙称为现在状态的定...
评分亚里士多德貌似对“语言”这个工具做了一番分析。语言作为工具,一个功能是对世界进行一种表征。好处是,当用把现实中的元素,用一种符号来对应起来时,能够用这些可以操作的符号,探索构成世界的算法。最典型的是数学公式,但是数学符号是否可以对应促成宇宙称为现在状态的定...
评分 评分虽然翻译的不好,但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亚里士多德精微的思想,感受到西学强烈的脉络。 现今虚拟世界中的经典《数据结构-C++语言描述》与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数量、关系、性质的定义、三段论的推导何其一致。
传统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没再变了。重要的是亚氏提的哲学范畴。可以跟《形而上学》一起看。
评分从一个对话者提出的前提出发,推论出对方无法接受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错误和无知,这个过程就是辩证法。 定义就是属类+特征,这无疑是哲学史上最经典的定义理论,直到今天,当我们给一个事物下定义的时候,还是在使用这种方式。 演绎推理三段论 第一种,大前提是“所有B是A”,小前提是“所有C是B”,结论是“所有C是A”,比如: 第二种,大前提是“没有B是A”,小前提是“所有C都是B”,结论是“没有C是A”,比如: 第三种,大前提是“所有B都是A”,小前提是“一些C是B”,结论是“一些C是A”,比如: 第四种,大前提是“没有B是A”,小前提是“一些C是B”,结论是“一些C不是A”,比如:
评分翻译的好拗口。。。不过看一遍是果断看不够的。下次回家接着反刍。
评分两千多年以后,康德依然盛赞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上取得的成就,说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逻辑学就既没有一丁点的退步,也没有一丁点的进展。亚里士多德似乎凭借一己之力,一劳永逸地成全了逻辑学
评分本科时粗略翻过,读起来太无聊了。快十年了,依然认为东方诸子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