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拉。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等书。
众所周知,在70年代末出版的《批判哲学的批判》中,李泽厚首先“解构”了康德,然后又“重建”了康德,这一“解构”、“重建”的过程应该说基本上是成功的,其结果就是他把当时被极“左”思潮所束缚的“人性”概念拯救了出来,构建了以“知、情、意”或者“自由直观、自由意志、自由感受”为旨归的内涵丰富的“主体性”哲学(见《批判哲学的批判》书后所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一文)。这样一来,人们就再也不能仅用单纯的“社会性”来看待“人性”了,具有积进取的精神和无限开放的品格的“主体性”概念适应了当时改革开放的政治经济形势,顿时流行起来。
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看起来应该是李泽厚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问题是,这只解释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而到底人该往哪里去呢?这后一个问题,在李泽厚的思想里,至今没有得到完整的系统的阐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是未来百年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就一个国家的方...
评分当时我是在师大附近淘旧书来着。在一个居民楼的估计是放煤球的地方有一块纸招牌,四个大字“跳蚤书市”。我走进去,空间确实很狭隘,我还要低头来着。然后在一堆考研考公务员的书中发现了它。说实话那时候我只听说个少数几个哲学家,康德不幸地在这些哲学家中。于是我就拿起来...
评分此书初版于1979年,康德的哲学更早在200多年前已经问世;这座思想的殿堂,200年后仰望其间,更加宏伟而且质朴。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说这话的人照顾到了全体的人;若是人间终无平等,阶级必然存在,大概总会有一部分“人”沦为工具,如何实现全体的...
评分 评分经验变先验,历史建理性,心理成本体,看起来应该是李泽厚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问题是,这只解释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而到底人该往哪里去呢?这后一个问题,在李泽厚的思想里,至今没有得到完整的系统的阐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是未来百年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就一个国家的方...
忘记拜读的是哪个版本了,理论功底真的很深厚,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儿。
评分李泽厚的东西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凡事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参照系来评价是否有违知识分子的本质?
评分读康德哲学受制于翻译读的太累,读李泽厚这本书,时代印记太深,文字思维到处都是马主义的指导和总结,很遗憾。
评分康德入门必备
评分忘记拜读的是哪个版本了,理论功底真的很深厚,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