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ISBN:9787100011648,作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张竹明译
读反了,应该是先读这本physics再读meta-physics的。 比起“第一哲学”的支离破碎来,这部“第二哲学”体大思精,步步为营,看得人心旷神怡。 第一章认为万物的本原可以分为质料、形式和缺失,终结了巴门尼德似是而非的“存在”思辨。 第二章讨论“四因”,解决了柏拉图理念论...
评分据说Aristotle在教习亚历山大大帝的时候,亚历山大大帝曾经建议Aristotle将他授课的内容记录成书,让更多的人得以享用智慧。Aristotle说,我写下来也没人能看得懂。读Physics想起这个段子,真是觉得再贴切不过。 Joe Sachs的版本,最开始上课,同学手里什么版本都有,从第二节...
评分读反了,应该是先读这本physics再读meta-physics的。 比起“第一哲学”的支离破碎来,这部“第二哲学”体大思精,步步为营,看得人心旷神怡。 第一章认为万物的本原可以分为质料、形式和缺失,终结了巴门尼德似是而非的“存在”思辨。 第二章讨论“四因”,解决了柏拉图理念论...
评分第四节 推动者和运动者都有两类:一类是因偶性推动的,因偶性运动的;一类是因本性推动的,因本性运动的——凡因属于直接推动者或属于直接运动者的,以及作为部分包括在直接推动者或直接运动者中的,是因偶性的推动者和因偶性的运动者;凡不是因属于直接推动者或直接运动者,...
评分读反了,应该是先读这本physics再读meta-physics的。 比起“第一哲学”的支离破碎来,这部“第二哲学”体大思精,步步为营,看得人心旷神怡。 第一章认为万物的本原可以分为质料、形式和缺失,终结了巴门尼德似是而非的“存在”思辨。 第二章讨论“四因”,解决了柏拉图理念论...
所以说嘛,亚里士多德比康德还要思辨····真是可怕的头脑
评分标给翻译:拗口事小,歧义事大,请用术语翻译。
评分一切自然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内有一个运动和静止的根源。由于质料和形式合成的事物,如人,就不是“自然”,而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人由人产生,但床却不由床产生,床的自然不是它的图形而是木头。如果说技术物的图形是技术,那么对应地,自然物(如人)的形状也是自然。自然哲学家应该研究和质料不分离存在的形式。
评分还行 就是从来没说出来 为什么会有telos
评分《物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现存的34部学园内部哲学讲座材料之一,至于学园外部讲的百家讲坛、工人夜校的材料则只有1部《雅典政制》留存下来。内部材料总是艰深而小众的,当年的阿卡德米学园也不过只有亚里士多德一人听完柏拉图关于《斐德若篇》的整部诵读而已(并模仿而写了少作《修辞学》)。Φυσικῆς ἀκροάσεως的意思是“关于自然的讲座”,而《形而上学》(τα μετα τα φυσιχα)的意思则是“物理学以后诸篇”或者说“关于自然之后的讲座”了。亚里士多德成功地在误解自然哲人和柏拉图《蒂迈欧篇》的基础上开始铺展自己关于四因、质/量、时/空、自然/技艺、运动/推动、形式/质料、潜能/实现、实体、偶性/必然等概念或者范畴的生化万物之理,在此意义上来讲,“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翻译都是极为传神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