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人文精选:审美教育书简(新版)》是席勒的一部经典名著,也是现代性美学批判的第一本著作,它主张用艺术取代宗教而成为一种交往形式,强调交往理性将在未来“审美国度”中得以实现,这就建构了一个审美的乌托邦。今天,我们在现代性的语境中重温此书,可以再次感悟到他充满浪漫精神的美学指向、他对现代性的潜在危机的忧虑。席勒这些博大精深意味隽永的思想,强有力地棒喝着我们这些忙碌又盲目的当代人。
1,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形式冲动和感性冲动。 形式冲动主要存在于上层人物身上,对象是形象,主要指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是理性人。 感性冲动主要存在于下层人物身上,对象是生活,它要占有、要享受,被感官控制,是被动的,...
评分总的来说,席勒在这本书中阐述的最多的原理就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单纯的从哲学上来说,就是所谓事物的内外因。即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席勒以高度抽象的解释方法解释了一种所谓的“和谐美”。从人、神、以及自然精神等方面阐述了这种美。抽象的人格就是字我、绝对...
评分席勒是作为诗人和美学家为大家所熟知的。席勒喜好沉思,始终在诗与哲学间徘徊。正如他的朋友韩波尔特说的那样:“没有人能说你究竟是一个进行哲学思考的诗人,还是一个做事的哲学家。”这种情形使他在哲学思考和诗的领域都显得勉强。他跳跃的想象干涉抽象的思维,冷静的...
评分1,分裂的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形式冲动和感性冲动。 形式冲动主要存在于上层人物身上,对象是形象,主要指的是秩序和法则,受思想和意志的支配,是主动的,处于这种状态的是理性人。 感性冲动主要存在于下层人物身上,对象是生活,它要占有、要享受,被感官控制,是被动的,...
那个字都看得懂但是连在一起我就读不下去
评分《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素朴的诗源于诗人同自然的和谐一致,感伤的诗则源于诗人同自然的对立;素朴诗人以现实性胜过感伤诗人,并且给予那些只能激起感伤诗人强烈冲动的东西以真实的存在,感伤的诗则提供着更崇高的对象;素朴诗人虽然可以彻底完成他的任务,但是这个任务本身是有界限的,感伤诗人固然不能彻底完成他的任务,但这种任务却是一种无限的东西;在读感伤诗的时候,心灵就活动起来,处于紧张状态中,在互相对立的感情之间摇摆着,而在读朴素诗的时候,心灵是平静的、松弛的、自我统一和充分满足的;感伤的诗是超脱和宁静的产物,招引我们求取超脱和宁静。朴素的诗是生活的宠儿,它引导我们回到生活中去。两者均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理想状态是把两者结合。
评分太启蒙了,反而觉得隔……
评分德语是因为语法还是咋的为啥都能这么拗口,读得想抱头痛哭……看译后记张先生说自己八十年代译剧本时是“以俄文译本为主,对照德语原文”译出来的,以为德国留学归来后04年译的这本会更好读,但是也并没有……
评分版本不同,内容一致,新版,很漂亮,但是,里面的字更是无价。 非常好的书,案头常备。常读常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