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美学 莱辛 文艺批评 德国 艺术 朱光潜 文学 汉译名著
发表于2024-11-16
拉奥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拉奥孔》,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代表莱辛著。今传本二十九章,是全书的一部分。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了诗和造形艺术的区别和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性,并批判了文克尔曼“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观点。
莱辛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只是绘画、雕刻以色彩、线条为媒介,诉诸视觉,其擅长的题材是并列于空间中的全部或部分“物体及其属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于描绘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运动”,其特有的效果则是展示性格的变化与矛盾以及动作的过程。作者还讨论了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和时间艺术的诗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补充。绘画和雕刻可寓动于静,选择物体在其运动中最富于暗示性的一刻,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诗可化静为动,赋予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属性以生动如画的感性形象。莱辛于是看到了文艺的共同要求,就是赋予描写对象以生动的、丰富的具体形象。就各类艺术所表现的美学理想看,“表达物体美是绘画的使命”,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诗则不然,它所摹仿的对象不限于美,丑、悲、喜、崇高与滑稽皆可入诗。
《拉奥孔》批判了文克尔曼的古典主义观点和其他一些从法国移植来的古典主义理论。歌德说:“这部著作把我们从一种可怜的观看的领域里引到思想自由的原野。”对后世影响深远。
莱辛(1729-1781),德国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莱比锡大学毕业,德国戏剧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
这本笔记☞脚注 "最富孕育性的时刻”永远是在高潮前一幕的
评分尽管莱辛批驳的一些观点早已过时,但本书却没有过时。艺术家须捕捉“孕育性的一刻”,诗人则要“化美为媚”,因为生动即动。如果莱辛生活在现代,将怎样评价文学与电影乃至动画的关系呢?会否赞同说,在这一对比里,文学的优势成了“留白”?
评分密度很高,不仅展示思维的结论,也推演思维的过程。当然翻译与注释为这本书增色不少,到底是大师。 又,很好奇如果莱辛的时代有电影呢?这是诗与画、时与空的互补?还是终于损害了诗意的根本?
评分由拉奥孔在雕像和维吉尔史诗中的不同开始论画(造型艺术)和诗(文学)的界限,言之有物、真知灼见。朱光潜注得也非常详细清晰。莱辛主要思路是画通过自然的符号(颜色、线条)表现空间上的并列——物体,诗通过人为的符号(文字、声音)表现时间上的接续——动作,画最好选择那个最富孕育性的顷刻来暗示动作,诗最好用动作代替对物体的描绘,因此画的目的在于静穆的美,而诗可以表达丑陋和冲突。毕竟这是在1766年德国古典美学发展中所写,莱辛所指的只能局限于希腊古典写实文学和绘画,而无法如他所想成为后世指导性原则。但这不掩盖《拉奥孔》的光辉。
评分我错了 我以后一定回来重读
正如弗莱在《眼明心亮,茅塞顿开》一文中指出,在文艺批评中,人们常常反对将不同艺术混为一谈,莱辛就是这样做的(而弗莱本人反之)。这大概因为作为艺术表现手段,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视觉性与听觉性的)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莱辛的名著《拉奥孔》就致力于讨论雕塑与诗歌...
评分从拉奥孔雕像和《埃涅阿斯记》中对拉奥孔迥异的刻画出发,论述诗与画的美学差异。西方一贯有“诗画一体”的美学标准,而莱辛却要打破这传统。本书中诗泛指一般文学,画实际上指造型艺术,本书中提到较多的是雕刻艺术。 1.画不宜刻画丑,因为丑是可憎的。何为丑,何为美?美是悦...
评分现在才明白原来这本书主要是diss温克尔曼的,属于德国启蒙主义和受到法国新古典主义(拉丁古典)影响的德国古典主义之间的辩论。目的是破除自希腊以来诗画界限不分的论点,肯定诗即文艺独特的价值,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影响了浪漫主义。亏我读完就记住了高贵...
评分在温克尔曼写出《论希腊绘画和雕刻作品的摹仿》和《古代造型艺术史》的两年之后,卡门茨的莱辛先生,大抵是因为忍受不了长久以来新古典主义的伪善僵硬,便不小心对他也进行了反驳。他虽然也用自己的理论基础与逻辑方式,指出了温克尔曼“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的艺术理想并...
评分拉奥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