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龙(Ryu Murakami),日本小说家,电影导演。1952年2月出生于长崎县佐世保市,本名村上龙之助。1967年进入县立佐世保高中,就读期间曾与朋友组团搞摇滚、拍电影、办演唱会,并一度因参与校园封锁而被无限期停学,这段经历后来被写成自传体青春小说《69 sixty nine》,1987年在日本出版,2004年改编成电影。1976年发表的处女作《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被视为日本文学进入亚文化的开端,在日本引起巨大轰动,连获第19届群像新人文学奖和第75届芥川奖,至今销量已超过350万册。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小说《寄物柜婴儿》、《共生虫》、《战争在海对岸开始》、《网球公子的忧郁》、《极端的爱与幻想》、《伊维萨》、《心醉神迷》、《斐济的侏儒》、《五分钟后的世界》、《音乐的海岸》、《第一夜 第二夜 最后一夜》、《希望之国的出埃及记》、《寂寞之国的杀人》、《最后的家族》,随笔集《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恋爱永远是未知的》等。自编自导了《黄玉》、《京子》等电影作品,还担任电子杂志主编,通过网络播报节目。 20世纪80年代起,村上龙与村上春树成为日本当代最受欢迎的作家,被称为“W村上”。
阿桥和阿菊是两个被生母遗弃在寄物柜里的男婴,他们在孤儿院里度过童年,被一对潦倒的夫妇收养,又在煤矿废墟里度过少年时代,先后踏进了东京的畸形社会。
阿桥以肉体为代价,以弃婴身世为卖点,被他的老板包装为流行歌星。走红了,但自我也丧失了,最后只能依靠自己的鲜血恢复知感,找到真正的音乐。阿菊跟着养母寻找阿桥,养母却死于东京的喧嚣和骗局之中。他试图阻止老板炒作阿桥的身世,却在媒体制造的混乱中误杀了生母。他在劳动教养中营救了失事海员,又在媒体的侮辱性采访中卷入混斗,不得不远赴太平洋,寻找毁灭这座肮脏都市的毒药。
小说描写了当代日本国家机器的冷漠刻板,都市的人性丧失,惟利是图者的贪欲和不择手段,媒体的无聊和颠倒是非,刻画了年轻的灵魂在这种社会里的挣扎和扭曲,笔力强悍,情节震撼,被誉为日本当代文学具有纪念碑意义的杰作。
据说村上春树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提到:阅读《寄物柜婴儿》时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于是写了《寻羊冒险记》以向作者村上龙致敬。村上春树是否真有此一说有待考证,但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说《寄物柜婴儿》所具有的震撼。 《寄物柜婴儿》出版于1980年,村上龙当时28岁。两年前在...
评分 评分终于把《寄物柜婴儿》看完了,前后用了差不多半个多月的时间。此时脑海里还在电影是的回放着其中的画面。十三座摩天楼、高高跃起的阿菊、对着圆白菜唱歌的阿桥、被卡车碾成肉酱的伽俐巴、堕下山崖的伽泽尔、静静死去的和代、戴着护目镜看起来像昆虫一样的桑山、脸上长着烂疮的...
评分1980年,村上龙28岁,意气风发的年纪,发表《寄物柜婴儿》一书,后凭此书荣膺第3届野间文艺新人奖,同时,该书被誉为日本当代文学具有纪念碑意义的杰作。 ----------写在...
评分从高中开始看村上春树的小说开始,开始喜欢上日本作家的作品。最早只是看过村上春树、渡边淳一的小说,总感觉到里面充满着现实生活带来的痛苦,主人公们在痛苦中寻找着希望和快乐。可能是我不安全感太强了,总是用凶悍强硬的外表掩饰内心的软弱。书中阿桥、阿菊、阿莲莫莲、志...
浸泡在泥浆汽油鲜血垃圾里的城市的一角,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气味,这城市要毁灭
评分以超现实和意识流文字营造冷漠疏离的氛围,这个挺不错。但作品的思想令人厌倦。自《无限近似于透明的蓝》以来,村上龙便患上了“青春病”,且病得十分厉害。因为世道猥琐所以必须以恐怖暴力消灭之,因为生下来被遗弃所以必须人格分裂通过杀人来平衡之,因为社会太过无聊所以必须以极端手段打破抑或逃逸之。十几二十岁的人,能想能写的不外如此而已。而且这些梗在通俗小说漫画中几近被用滥了。
评分泄泄简介剧透得如此完整,直接导致通读全书无G点。。(如果没看就好了(痛哭
评分第一次看村上龙时选书失误,对于如此盛名有些失望。这依旧随机挑选的第二本便让我爱上了他。他笔下那诡异浪漫光怪陆离的异世界实在太美。
评分泄泄简介剧透得如此完整,直接导致通读全书无G点。。(如果没看就好了(痛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