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见俊辅(1922—2015),日本思想家、文化评论家、社会运动者。曾任教于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同志社大学。与丸山真男、都留重人等人组成“思想的科学研究会”,其主导的刊物《思想的科学》,为战后日本最负盛名的思想杂志。强调“思想·良心的自由”,积极参与反对越战、推动慰安妇赔偿等运动。着有《战后日本大众文化史》《战争留下了什么》《漫画的战后思想》等。1994年因其对现代思想和大众文化论的贡献以及在野思想的确立,荣获“朝日奖”。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以“国体”之名,让包含殖民地在内的全日本帝国笼罩在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支配下,对战争、天皇、国家极端狂热,进而深化其大亚细亚主义与玉碎思想。通过考察日本人的锁国性格与自卑感、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国家的强制力,以及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鹤见俊辅精辟地剖析日本如何从一个在明治时期走向富强,精神思想自由、开放的国家,转变为保守、狭隘,法西斯主义横行的侵略国。他进而解释日本知识分子对国家主义的挣扎、反省、抵抗为何会失败,又如何在受到压迫后屈服“转向”,成为军国主义的“共犯”,最终在国家发动战争时,宣传并正当化军国主义和超国家主义,致使日本走向玉碎之路。
这本书讲的是1931年至1945年战争时期日本的思想历程。在这十五年期间,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支配着日本。日本政府不努力在日本内部进行社会改革解决困难,选择了用军事向外扩张的道路。政府采行,日本知识分子去配合。政府还动用各种强制力,巧妙地利用长期成为日本传统的锁国...
评分作者是日本战后思想家鹤见俊辅。这是他在美国的讲稿。行文的接受是比较松散的。而鹤见俊辅其人在《分身:新日本论》有专门的一章论述。是可以一观的。对鹤见俊辅了解的不多。就这本书中所说的“转向”一词,窃以为是所主张的政治转变。明治维新那一段还没有太强烈的军国主义的...
评分 评分 评分我相信很多人看到书名时就充满了好奇,我也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我们的邻国知之甚少,我们愿意从影视作品、社会时事中了解欧美国家,但却很少了解日本。 我对日本文化的好奇由来已久,这个兼并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国家常常让我们感到由衷的陌生,就像我每次看到日本的文学作...
后记说到,本书是英文讲义集结成书。最开始听讲座的人可能只有十人左右……反响还是蛮好的吧~可能不能把本书定义成“史”或者“精神史”,只能算是讲座讲稿~作者重点下笔在“转向”这一论调上,谈论日本人思想上的转变(比如对某些事件的观点、宗教信仰、army的转变等)。里面有谈到日本人对朝鲜人的残酷,这点推荐大家读《柏青哥》这本书。还有谈到“邻组”,这个就是听到什么言行,就强加莫须有的名义把有嫌疑的人给扣着……结合“邻组”再看到最后讲到说日本人对思想转变很宽容不干涉,有点讽刺意味在。
评分其实有点高估这本书了,虽然你不得不说鹤见俊辅披露了许多日本战争时期不同派别思想专项的细节,但是这本书还是太单薄了,很多地方感觉都是在泛泛而谈,很薄,信息浓度不大,在分析转向的细节上也并不是很到位,花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段断断续续的看完,实在是有点失望,不过貌似另外一本讲“小日本主义”的书也挺不错的,但是貌似也是经常断货。
评分当当京东上架以前在孔网买的,没什么内容,更不是“史”,只是一些常识得不能再常识的东西。
评分翻译的不好。
评分后记说到,本书是英文讲义集结成书。最开始听讲座的人可能只有十人左右……反响还是蛮好的吧~可能不能把本书定义成“史”或者“精神史”,只能算是讲座讲稿~作者重点下笔在“转向”这一论调上,谈论日本人思想上的转变(比如对某些事件的观点、宗教信仰、army的转变等)。里面有谈到日本人对朝鲜人的残酷,这点推荐大家读《柏青哥》这本书。还有谈到“邻组”,这个就是听到什么言行,就强加莫须有的名义把有嫌疑的人给扣着……结合“邻组”再看到最后讲到说日本人对思想转变很宽容不干涉,有点讽刺意味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