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社会学 大众心理 社会心理学 哈罗德·伊罗生 社会科学 政治 心理学 历史
发表于2024-11-22
群氓之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欧洲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60年来,地球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美国人《群氓之族》作者发现,从1945年到1967年,因族群、宗教、信仰等造成的冲突,已经导致750万人死亡,而且迄今未止(按:这还不包括激烈的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全球化,政治却越来越部落化;人类的传播系统越来越普及化,对于该传播哪些东西却知道得越来越少;人类离其他的行星越来越近,对自己这颗行星上的同类却越来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类越来越得不到尊严,却越来越趋于分裂。面对世界资源与权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夺,人类社会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
本书作者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宗教、民族、历史起源、新多元主义等多种角度探究族群的本质,讨论群体认同在政治变迁压力下的自我塑造,缕析民族主义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认同问题对个人心理的巨大冲击。作者返回源头,从人性的基本面,考察群体认同的各种因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纠缠扭结,以致我们以各自的形态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在全球化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世界抹平的今天,人类各种族间的冲突却呈愈演愈烈之势,现代人对归属感的需要也变得空前迫切,焦虑感与孤独感成为心头的梦魇,挥之不去。阅读本书,既像是在读历史,又像是在读预言。读历史,是作者30多年前所点名的族群冲突点已经一一爆发;读预言,则是作者早已看到一些进行式的和未来式的族群冲突。
作者哈罗德•伊罗生(Harold R.Isaacs,1910—1986),30年代活跃于中国,曾任职《大陆报》,后主办《中国论坛》杂志。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执行委员,与鲁迅等人关系密切。1953—1965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65年以后任政治学教授,1980年曾到中国访问,拜访宋庆龄、丁玲与茅盾等人。28岁即写成探索1925—1927年中国革命的经典作品《中国革命的悲剧》,其间曾赴挪威访问托洛茨基。此外著有《亚洲殊无和平》、《心影录: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和印度形象》、《以色列的美国犹太人》等。
译者介绍
邓伯宸,台湾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曾任报社编译、主笔、副总编辑、总经理,现为《新观念》杂志专栏作者。曾获时报文学奖附设胡适百岁诞辰纪念征文优等奖。译作包括《丘吉尔的黑狗》、《时间等候区》、《说谎:揭穿商场、政治、婚姻中的骗局》、《觉醒风:东方与西方的心灵交会》等。
22万字。上手才发现是本偏专业领域的书,读的比较糙。以大众读物的标准看,文献综诉的部分太不相干,伊罗生媒体人写东西云里雾里大段抒情都成了弊端,更核心的是他其实并没有什么结论和洞见。但这本书的例子还是很详实的,也体现了他在时政领域的渊博。
评分“人我之分”不可避免,但又不能放任冲突和流血继续发展下去,也就是说,在新多元主义权力体系中构建彼此和谐共处的平衡,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那么究竟要建立什么新多元主义权力体系呢?(nobody know(去你妈的 顺便这他妈就是本文献综述,顶多算是提出了几个比较先声的问题的文献综述(热评第一说这三本书“不可多得的好书”的我觉得可能是这套书的编辑(literally三本烂到一起去了
评分每一章节的标题=全书内容,啰啰嗦嗦。只具有材料价值。
评分每一章节的标题=全书内容,啰啰嗦嗦。只具有材料价值。
评分探讨族群关系。不自觉地把这本和《狂热分子》比较,还是后者比较好看。
人是社会化的生物,如果说人出生时是生为单个人的人,但出生后便自然归于某些集团,家庭、民族、国家、肤色甚至宗教信仰等等。 那么人又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是人无法独立在大自然以及竞争化社会生活,所以必须结成团体,本书就是解析这种现象。其实我觉得当今的台湾和香港所谓...
评分个体从其被母体孕育之时就已经以基因记忆的方式被打上了一些标签。身体特征、家庭谱系等原生性因素搭建起来的初级连带网,使它在未出生时就与世界上某些群体存在着联系。这种以原生性因素为基础所形成的初级连带与在政治利益、经济关系上建立起来的联系相比,前者更加稳固。这...
评分《乌合之众》《狂热群众》《群氓之族》被称为研究群众运动的三部“圣经”,从这三本书中既可以用批判的眼光认识到群众运动的荒延和虚幻,也可以把它们当作操纵群众的指南。如果说前两本书的写作风格是培根式的随笔,或称箴言录的话,那麽这本《群氓之族》就是部学术著作。 在第...
评分群氓之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