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威廉(William T. Row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曆史係教授、東亞研究中心主任,當代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漢學傢之一。主要研究方嚮為東亞史、城市社會史、經濟史。
《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和社會(1796—1889)》以堅實的資料和嚴密的論證,對中國城市與資本主義發展進行瞭研究,再現瞭漢口這座典型的中國近代城市的發展史;同時作者證明瞭馬剋斯?韋伯所謂“中國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城市共同體”的論斷是對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極大誤解。作者兩部研究中國城市漢口的著作,是海內外史學界研究中國新城市史和社會史的代錶作,在中國史研究領域,可說是不朽的作品。
WILLIAM ROWE. 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viii, 436. ------.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評分WILLIAM ROWE. 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viii, 436. ------.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評分WILLIAM ROWE. 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viii, 436. ------.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評分WILLIAM ROWE. 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viii, 436. ------.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評分WILLIAM ROWE. Hankow: Commerce and Socie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8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viii, 436. ------. Hankow: 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 1796-189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作為漢口商業與城市史分析來看,占據材料挺多,分析較為到位。商業的高度自治化,以及城市結構,行會對城市發展影響,政府與城市的關係分析不錯。但是以此來說明漢口成為城市自治難以信服,隻是政府管控下的略微放鬆,有自由化傾嚮。部分為二手史料,形成的推論有些武斷,但不失為一部城市史分析佳作。
评分真詳盡啊……對貿易模式的分析頗有意思。
评分采用結構功能主義的社會學研究方法,為讀者從容解剖漢口這座華中城市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大部分時間裏的商業與社會變遷。作者不拘泥於西方權威社會學理論中關於中國城市社會界定的結論,獨立進行研究和論斷的態度,以及從多如牛毛的檔案、日記、筆記、史書等第一手材料當中,係統還原城市發展麵貌的研究功力,都讓人嘆服。
评分本書跳齣瞭“衝擊-反應”模式,以漢口為個案,從商業變化、個人身份的變化、社會結構變化以及社會組織變化四個方麵齣發,重新審視瞭19世紀的中國社會。19世紀中期,太平天國運動所導緻的人口減少與商業斷裂為漢口的商業秩序創造瞭重新洗牌的機會。一方麵由於對商業收入的依賴日益增加,政府逐漸放鬆瞭對市場的控製,並願意采取理性措施支持貿易。於是在鬍林翼等官員的推動下,控製權開始轉交給經紀人與行會,漢口經濟中諸多領域不斷走嚮“私域化”。另一方麵傳統秩序的瓦解為其他各地人群進入漢口創造瞭條件,他們逐漸擺脫瞭狹隘的鄉土觀念形成瞭作為漢口居民的地方認同感。而行會結構及其活動領域的擴展則標誌著地方權力的“私域化”,漢口實際上形成瞭一個以行會為中心的、實質層麵上的市政管理機構,從而反駁瞭韋伯傳統中國不存在城市自治的觀點
评分按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